第42章 神童诗

坐断满江红 秦古云 1051 字 15天前

经义?朱熹的自己没看过,王阳明的倒是知道一些,不过都是零碎,像蔡志忠漫画解读论语,这个,算了,先看看再说。

怎么老想抄?抄上瘾了?那么多的文艺评论,那么多的议论文,还怕没借鉴的?逻辑归纳法不是主动学习的基本方吗?这个学习方法借鉴一下没问题吧?

经义是什么东西?好像很深奥啊,听了之后就知道,原来就是易中天品三国啊!只不过这换成宋先生品《论语》《礼记》罢了。

能有杨伯峻权威吗?

过了一个月,宋先生道:“今日我出题目,你们且做篇文章来。”同学都“啊……”的为难起来。

林海做了篇文章,教了上去,宋先生看了,批道:文理还通,文采没有,章法不合。

理解能力当然有了,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强那是当然的,议论文要文采?

放学宋先生留了林海,道:“你这文章,圣人的意思还是理解了。题为‘君子远庖厨”,你理解为圣人有仁爱之心,不愿看活物被宰杀之相,而非圣人不做饭不吃肉,引申圣人要有怜悯之心,人人爱我我爱人人,这个好,可惜你这文采狗屁不通,还有俚语在文章之中,我要是主考官,非得给你最后不可,须知圣人言在那里,人人可读可看可理解,能当主考的,哪个不能理解经义主旨?然则如何表达出来,文章有理有据,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难道学骈文?

宋先生又道:“你年纪不大,那诗是极好的,如何文章表达如此之差?课后把那骈文看看,人家是如何气势磅礴论述的。诗词歌赋非小道也。”

这……是哪个王八蛋的理论?诗词歌赋后来好像没科考啊!经义要像诗歌一样好,不得又去抄?不能,坚决不能!

小主,

当下应诺了先生,告辞回家了。

哎,小看了古人啊!以为自己议论文看得多就了不起了,马上打脸。

哎,行文和说话要分开,显得读书人高人一等么?白话文怎么了?受众不是多些么?

柳小满见林海回来兴趣不高,道:“林哥哥你怎么了?我看你不高兴!”

“怎么会!我见了小满就高兴!”林海伸手摸她头笑道,“今天做什么好吃的?”

“今天晚饭吃叫花鸡。正好我们把那栀子花地翻一下,挖个坑做烧鸡。”

“嗯,不是很麻烦吗?”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