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真是好文采。”这突如其来的声音让皇帝与李师师皆是吓了一跳。皇帝瞬间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神色变得冷峻,眼中透露出一丝被人惊扰的恼怒;而李师师则花容失色,面露惊恐,不自觉地往皇帝身后躲了躲,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
赵平不紧不慢地拍着手,从后内堂稳步走出,脸上带着似有若无的笑意。
“你是何人?怎可在这里?”皇帝强压着怒火,声音低沉而威严地问道。
李诗诗也慌乱地说道:“陛下,您一定要镇定,这是这是怎么回事?”
赵平微微躬身,却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稍安勿躁,我并无恶意,只是有几句话要对您讲,还望陛下不要震惊。今日我冒昧来找您,确是有几件至关重要之事要和您说。陛下文采斐然,对师师姑娘情意绵绵,这等才情与深情,真让人佩服不已。但陛下,您可曾想过,您虽有满腹经纶,情比金坚,然而在这天下苍生面前,却似乎有所缺失。”
皇帝听闻此言,眉头紧皱,怒喝道:“朕何时宠幸贪官?你莫要血口喷人,今日若不说清楚,朕定不轻饶!朕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一心只为这江山社稷。朕把国库里的白银两全部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与军队上,只为保我大宋之安康,哪里对百姓不好?每逢天灾,朕即刻下令赈灾,甚至为节省开支,连自己的衣服都不经常更换,这些难道不是朕心系百姓的明证?”
赵平冷笑一声,不疾不徐地说道:“陛下所言,固然有理。但那南方巨石,您命人千里迢迢运至京城,只为装点您的御花园,以供您一人赏玩之乐。可知道这一路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有多少百姓为了这几块石头被迫抛家舍业,妻离子散?百姓们未曾从这所谓的‘建设’中得到分毫实惠,反而生活愈发艰难。陛下,那国库里的钱财,到底是进了谁的腰包?为何百姓们在灾年依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皇帝被这一番质问怼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白一阵红。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他的眼神开始变得有些慌乱,原本挺直的脊背也微微弯曲,仿佛一瞬间被抽走了所有的底气。
李师师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也是忐忑不安。她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处理不好,不仅眼前这个神秘人会性命不保,恐怕自己和皇帝也会陷入一场巨大的危机之中。她轻咬下唇,思索着该如何化解这剑拔弩张的局面。
而赵平则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坚定地看着皇帝,等待着他的回应,房间里的气氛紧张得仿佛能让人窒息,只有那摇曳的烛光还在不安地跳动着,似乎也在为这风云变幻的局势而担忧。宋徽宗赵佶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陡然一下重重地坐在了椅子上,双手抱头,眉头紧锁,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唉声叹气:“这本事并非朕之本意啊!朕所批复之事,到了下面却全然变了模样。朕也派遣了监管大臣前往督查,可最后又能如何?朕身处这宫墙之内,也只能听凭他们上来汇报,至于底下实际的情况到底变成了何种模样,说实话,朕确实也不清楚。”
赵平看着眼前这位略显颓然的帝王,语气稍稍缓和了一些,但言辞依旧犀利:“我知道你不清楚,所以今天我来,就是要和你说这件事情。陛下,你所宠幸之人,皆是无能之辈。陛下心中怀揣着文学、诗歌的理想,想要成为千古名流,这固然可敬,但陛下却忘了,身为帝王,这天下苍生的福祉才是重中之重,而您却并非一个好皇帝。”
赵佶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又无法反驳,只能默默地听着。
“您看看您宠幸的那些人,高俅,他只会踢球,那能算得上是武功吗?不过是一种供人消遣的娱乐罢了。蔡京,仅仅是书法写得好,您便对其宠信有加?还有童贯,整日里只会阿谀奉承,拍您的马屁,哄得您开心。陛下,您若只是将他们当作闲暇时的玩伴,倒也罢了,可您为何要委以重任呢?他们哪里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无非是嘴上说得好听,真要做起实事来,却百无一用。陛下啊,您最大的错误就是过于相信身边的这些人,轻易地将权力下放,可您知道他们在下面都做了些什么吗?”
赵佶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赵平接下来的话堵了回去。
“我刚到汴京时,亲眼目睹高俅的儿子当街强抢民女,如此恶行,简直令人发指!而汴京的百姓们,都给他们这些奸臣起了各种各样的外号,您可曾知晓?他们在民间早已是臭名昭着,可在您的朝堂之上,却依旧耀武扬威,把持着朝政。陛下,长此以往,这大宋的江山社稷可该如何是好?”
房间里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赵佶沉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和悔恨,仿佛在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犯下的过错是多么的严重。而赵平则静静地站在一旁,等待着这位帝王的回应,他知道,这些话或许会让赵佶有所触动,但要真正改变这大宋的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宋徽宗赵佶静静地听着赵平的一番慷慨陈词,面色愈发凝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您以往的作为虽有可取之处,然而方向却大错特错。如今这世道,绝非太平盛世,重文轻武的局面已让我朝陷入危局。内忧外患犹如汹涌暗流,不断侵蚀着我大宋的根基。近些年来,国内多地灾荒频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而那些贪官污吏却依旧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暴乱的苗头已在暗处滋生。外部呢?边关将士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冰天雪地中还要坚守国土,抵御蛮夷。那些蛮夷部落对我大宋的疆土早已是虎视眈眈,蠢蠢欲动,而我朝却拿不出足够的兵力和物资去与之抗衡。朝堂安稳的时日太久,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已然形成了一个个毒瘤,到了必须动刀切除的时候了。”赵平言辞恳切,眼中满是忧虑与急切。
赵佶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与自责,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辩解却又无从开口。
“陛下,臣今日前来,便是要助您解决这些弊端。臣有一建议,今年陛下可下令开武举科场,并且要重视武举选拔,给予武将应有的地位和荣耀,为朝堂注入新鲜而有力的血液。那些酸腐的文人,若没有治国安邦的实干之才,就让他们去书院讲学,教导聪慧的孩童,或者去地方做些基层的治理事务。而一旦涉及对外出征作战,当以武将为主帅,文臣协同辅助,再加上有谋略的有识之士出谋划策,如此方能组成一支强有力的军事指挥团队。其实,这朝堂之中不乏有能力之人,虽说文武双全者稀少,但才华横溢、有一技之长的臣子并不在少数,只是陛下被身边的小人蒙蔽,未能发现并重用他们。您看看如今围绕在您身边的这些人,大多是只会阿谀奉承、谋取私利之徒,他们对您的江山社稷百害而无一利,只需留下一两个真正有才能且忠心耿耿的臣子在旁辅佐即可,而眼下却有太多奸佞之臣充斥朝堂。陛下,臣在此向您保证,如果您能痛定思痛,依臣所言,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臣有信心保我大宋天下再延续数百年,可若依旧执迷不悟,那覆灭之危恐怕就在眼前了。”赵平说完,深深地凝视着宋徽宗,等待着他的回应。
此时的宋徽宗仿佛陷入了沉思,他的内心在痛苦地挣扎,一方面是对以往决策失误的懊悔,另一方面是对未来改革之路的迷茫与担忧,但他也清楚地知道,面前的这个人或许是他挽救大宋江山的最后一丝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