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储存技术突破了,以后就不用考虑数据储存的问题,只是眼前的基因片段链就足够他用很长的时间了,现在他需要做的是研究数据传输速度的问题。
普通的数据线连接,就算是大量的并联也只做到每秒10GB的传输速度,又不能换成光纤,毕竟现在的传输技术是在生物电的基础上实验,光和电之间变换需要转换器。
花了一个月时间,整个玻璃瓶被一个巨大的转换器包裹起来,十条拇指大小的光纤线缆连接到服务器,这才将两者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每秒50TB的速度。
然后开始封装,只留下电源接口,数据接口以及营养液和基因片段修复口,因为是基因片段链,就算有李觅调配的营养液,也只能存世五年时间左右,时间一到要么重新添加基因片段链代替,要么尝试修复。
修复的方式只不过延长可用时间两年,重新添加逐一更换又可以用五年,只是在更换时需要数据进行同步传输,然后逐一更换。
封装好的基因储存器有人头大小,外观就一个人头大小的正方体,表面到处是各种接口。
最后进行了各种测试,特别是稳定性,还有外设的测试,显示器方面加了一个拇指大小的数据转换器,方便将光纤数据转,键盘也一样,鼠标几乎可以不用,不过最后用一个设备转换器换成蓝牙连接。
其它外设都如此,方便光纤数据转换。
到了这一步,小白的数据在李觅的授权下开始转移到了基因储存器里,原来的主服务器和服务器群成了小白的算力和外界交流的外设。
数据转移成功后,经测试一切正常,唯一不同的是,数据储存容量巨大。
技术的突破,李觅也不能放着不用,可是生产放到市场目前又不合适,最后经过考虑,他想到了一个技术,云技术。
目前发展不起来,还不是因为硬盘储存容量还达不到发展云技术的条件,而李觅他可以做到。
花了一个月时间,在办公楼五楼新建了一个数据机房。
用来储存数据的是五个基因储存器,和三个服务器群组成,由小白管理,通知了蒙经理开始投放市场。
云储存目前只提供储存数据技术,服务系统和算力提供基本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