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萧岚微微一笑,轻声回答道:“那是自然需要的呀!这契约不仅能够切实地保障到我的权益,同时对她们而言,也是一种有力的保障。在未期满之前,她们每个月都能够按时领取相应的俸禄。并且,将奖励和惩罚的细则清晰明确地书写下来,如此一来,日后即便出现任何问题或者纠纷,她们也不至于平白无故地受到委屈和不公待遇啦。还有哦,从现在开始,芸娘你就不必再称呼我为东家啦,可以像崔大夫那样,唤我一声岚小姐就行哟。”
崔柳氏闻言,再次颔首示意,表示明白。接着说道:“确实如岚小姐所言,起初我还误以为您签署契约只是担心这些人工作不够用心努力,但经您这般详细解释之后,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果能事先把所有可能产生分歧的地方以及不太好听的话全都坦诚讲清楚,那么将来咱们在做工的时候,也就不会因为老板或者掌柜个人的喜好而无端遭受一些莫名其妙的责罚了。这样看来,签订契约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啊!”
大夏虽然也有雇主和被雇佣人签订契约的事,不过一来少,而是那些契约只是写明雇佣关系和雇佣时间以及月银多少,却不像萧岚这样的契约,写明奖惩,这样即使将来被雇佣的人和掌柜关系又嫌隙,也不会被借故克扣月银。反而对被雇人是一种保护。
萧岚听到芸娘如此说话,心中已然明了,她果然如崔苏木在信里所描述那般,性格直爽,毫不拐弯抹角。于是,萧岚微笑着回应道:“我心里清楚得很呢,你们初来乍到,想必有诸多物品需要购置添置。考虑到这点,我特意将这座院子划分为了前后两院。你们呢,就安心居住在前院即可。而后院嘛,我打算留给日后入职咱们梧桐院的意医女。当然啦,为了确保彼此生活不受干扰,我早就命人用围墙将前后院分隔开来了。所以啊,你们尽管放宽心入住便是。至于那些日常生活必需的物件,我也都提前替你们准备好了。接下来这两日,就让大宝子陪着老夫人和崔姑娘四处转转,瞧瞧是否还有其他遗漏未购之物。若有的话,只管吩咐大宝子前去采办就行,崔大夫和芸娘尽可高枕无忧。”
“那就多谢岚小姐了!”崔苏木脸上堆满感激之色,忙不迭地向萧岚拱手作揖,身旁的芸娘亦是满脸欢喜,与丈夫对视一眼后,眼中尽是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
只见崔苏木略微定了定神,接着说道:“我夫妻二人今晚定会好好收拾一番,把那些重要的细软都整理妥当。明日一早,我们便能准时前往姑娘那里报到啦!”说罢,他再次向萧岚投去诚恳的目光,表示自己一定会信守承诺。
萧岚见此情景,心中也是颇为高兴。她暗自思忖着,自己当初果然没有看走眼,这崔苏木当真是个靠得住之人。想到此处,萧岚微微一笑,柔声回应道:“如此甚好。等一会儿我便亲自送你们到院子里去,然后就得赶回梧桐居处理些事务了。不过你们放心,大宝和那辆马车会暂时留给你们使用几日。若是在此期间有任何需求,尽管去找大宝便是,他自会全力协助你们的。待到明日清晨,就让大宝带着你们一同前来梧桐居找月儿吧,也好先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等到午后时分,我再过来给你们详细安排接下来要做的活儿。”
萧岚眼见着崔苏木微微颔首,表示同意了自己的提议之后,她那明亮如星的眼眸便迅速转向了一旁的柳芸,轻声开口道:“芸娘啊,今儿个晚上若是你得空儿的话,可以好好地琢磨琢磨这京城之中有没有能够符合我的那些要求的医女呢?等到明天咱们碰面的时候,再把这些医女们的具体状况一五一十地跟我说清楚。”
小主,
听到萧岚这番话语,柳芸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恭恭敬敬地回应道:“好嘞,岚小姐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我一定会按照您的吩咐去办这件事儿的,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说罢,柳芸还稍稍欠身施了一礼,以表自己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这边说话间,马车也到了四进院门口,崔苏木坐在最外面,想下了车,然后扶着柳芸也下去,接着月儿跳下车,在马车边站着将萧岚扶下马车。那边武玉玉同叮叮也下了马车,然后崔家小妹崔娇娇也下了马车,崔苏木和柳芸过去,刚好崔老太太下马车,李远看见崔大夫和柳芸,一左一右咱在那扶着老太太,便转身准备将崔苏木的儿子抱了下来,然后笑着说道:“崔大夫,你家姑娘就你自己抱下来吧。”说完就将那七八岁的男童抱下马车。那边崔苏木也将自己的小闺女抱下车,还接话道:“多谢李大哥。”
这边萧岚带着一众人进到院子,虽然是四进院改的二进院,却不比萧岚之前买的三进院小,而且就里面的院子东西厢房各有两间,正房边上也有两间小卧房,就算崔家人一人一间房,还有富余 ,更别说前院还有一排房子,萧岚对着崔家人说道:“崔大夫,所有的床铺被褥都在房内柜子里放着,之前已经找人晾晒过,厨房今天也让人给你备好的菜,一会让大宝留下,若有什么需要干的体力活,找他即可。”
崔苏木和柳芸赶紧又给萧岚行了礼:“多谢岚小姐。”
于是交代完这些,萧岚同崔家人道别,留下大宝子。便带着武玉玉,叮叮和月儿李远赶着马车离开。
这边崔老太太问道:“儿啊,那个萧姑娘是你们东家?我瞧着她可年轻的紧。”
“娘,英雄出少年,你别看萧姑娘年纪小,可是办事说话却不比别人差。所以这就是多读书得好处,以后我们家丫丫也要去学堂上学,将来也能有出息。”说着摸了摸旁边自己只有五岁姑娘的头。
柳芸看着在旁边笑道:“人家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