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看好的衣钵传人

夫妻俩见孩子们都愿意,便赶紧和陈老敲定哪天让陶桃的父亲带上她,两家人一起来正式的行拜师礼。

陈老很随意的摆手,这些小节都无所谓,她在乎的是医药研究,是好苗子不能再被别人抢了!

“好好好,你们看着弄就行,那些先放放,我们先来说说之前那份研究手稿的事。”陈老可不管那夫妻俩想的什么,和这两个小家伙探讨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在原单位她遇到了一些小麻烦,可她之前也只苦于无法开展新研究,其实人在哪里是真的无所谓,只要能让她继续研究就行了。

如今这边药厂的实验室,不仅能让她继续搞研究,还有两个天分这么好的孩子一起探讨多种可能性,她觉得这西江省是来对了。

她可不是李伯安夫妻俩,只以为这俩孩子是聪明,只聪明可写不出那份五万字的研究报告。

陶桃的那份研究,简直可以说是专为批量化制药生产而生的,简直太完美了。这是她职业生涯中,第一次见到有人能拿出这么完美的研究报告。

他们可不只是简单的聪明,还有难得的毅力和恒心,以及万中难出的天分和孩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最最难得的是,他们拥有了这些特质后,还愿意付诸实践。

这种好苗子不早点扒拉到自己身边来,难道等着他们长大后,又和董怀夕一样,被其他人三说两不说的忽悠了去当外科大夫?这是她最后悔的地方。

当年她进组做保密研究时,董怀夕才本科三年级,她就想着等她毕业了再带她进组也不迟,不想自己看好的衣钵传人就被人截胡了。

好在上天待她不错,如今居然送了两个更有天分的过来,可不得紧紧抓住了。

一老两小的凑在一起说了一上午,聊完后陈老也颇受启发,“你们的很多新思路,我觉得也适用于青霉素和其他一些药品的成本优化方案中,回头我们可以再重点讨论一下。”

李伯安刚想说得送俩孩子回去了,

不想陈老直接道,“他们既已是我学生,那就今天给他们把进出实验室的手续办一下吧,这样他们后面进出药厂也方便一些。”

虽然药厂实验室的保密等级不如科研研究院的级别高,可出入也还是要检查各种证件的。

李伯安:“陈老不用这么急吧,他们两个还都是学生,虽然现在暑假孩子们时间很多,可过不久就要开学了,他们还得去学校上课呢。”

陈老不以为意,“上什么课,学校的老师能教他们吗?”

说完又转头对着陶桃和李英泽道,“当然,我不是说就不用学习。只是我觉得以你们的天分,自学比在学校上课更有效率,自学完剩下的时间,你们完全可以常来实验室,你们说呢?”

小主,

陶桃也是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她新学期开学后还得去上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