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这事我做不了主,而且这大棚最重要的就是那个塑料布,听说是两个孩子在府城一个游商那里买的,东西不多。”金山有些难为情。
“哦,那等丫头回来问问,没想到冬季种出了新鲜蔬菜,这价值绝对是比粮食值钱。”村长自然知道这冬天的新鲜蔬菜的价值。
这时,孟芸回来了,老村长看到孟芸,脸上笑出了花。
“芸丫头,今天村长爷爷觍着脸来和你商量商量……”老村长就把大家都想种大棚的事说了。
“村长爷爷,这个大棚建起来也容易,最难的是这个塑料布,上次我和阿川只买到十捆,我家这么大就用掉了快两捆,所以能留给大家伙的也不多,而且大棚建的容易,护理起来很难,每天晚上要把草帘子放下来,给大棚保暖,早上要拉起来,让光照进来,还要挑水给蔬菜浇水,晚上几乎需要一个人在棚子里看火,如果温度降低了,蔬菜肯定要冻死了。”孟芸把大棚的简单原理和几个难点讲了一遍。
老村长也是懵愣了瞬间,他还真不知道,需要这么多的人力物力。
“村长爷爷,我还有八捆多的塑料布,谁要建大棚就来我这拿,我当初买的时候是三百文一米,谁家的如果需要,就按照自家想建多大的棚子来买塑料布,如果没有银子,那就种好了蔬菜拿菜顶。”孟芸本意也是想帮村民一把,反季蔬菜绝对是挣钱好项目。
此话一出,老村长立刻给自己家定了一捆,一捆是一百米,就是三千文,也就是三两银子,不过眼看着金山家的蔬菜都种出来了,自家也能付得起辛苦。
周长河周茂才都来了,每人要了一捆。
这剩下的可就不多了。
村长把建大棚的几个要点给大家讲了一遍,有村民听到白天要浇水,晚上要看火,一下子就让很多人止步了,大冷天的,谁愿意离开暖和被窝,而且那草帘子早晚还得收一次,放一次,太麻烦,大棚还需要大量的柴火,家里烧的都勉强够,大棚四个炉子烧火,那得多少啊……
跟着孟芸采药挣到钱的那几家都找了过来,大家商议一番,都买了五十米的,等有了收益,再扩大规模。
很快,剩下的塑料就被十多家分了。
有些人来晚了没抢到,有的早早来了却还在观望。
金山成了技术顾问,每天在这十几家中不停的往返,金山没有一句怨言,而且乐在其中。
次日,金晏川沐休,那些资料也都抄駦完毕,观澜阁二楼有了那些资料,吸引来更多的学子。不仅增加了观澜阁的效益,还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口碑,就连白鹿书院的几个夫子都来观澜阁查阅资料,带动着楼下的食堂都跟着火爆起来。
徐不凡这几日身体欠佳,总觉得提不起精神,女儿徐莹莹还总来闹腾,说自己堂堂县令之女被一个村姑瞧不起了,要让爹爹给她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