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匈奴来犯

李怜云刚刚在班列最前面站定,李勇便如释重负地对他感慨道:“哎呀!三弟!你终于来啦!可愁死你大哥了!”

李怜云一头雾水地看向李勇,问道:“大哥,何故如此着急啊!?快说给小弟听听!”

“好啦好啦!都别吵啦!”李勇先是对众人大声呵斥道。待众人安静之后,李勇又面带愁容地对李怜云说道:“三弟,你还记得上个月跟你说过的我最担心的事吗?”

李怜云点头应道:“记得,大哥当时是担心匈奴来犯吧?”

“正是!”李勇点头应了一声。

李怜云听罢,已经猜出了个大概,心中不禁有些窃喜。不过,他还是故作惊讶地问道:“大哥,不会是匈奴真的来犯了吧!?”

“哎!”李勇叹了一口气,说道:“三弟,被你猜中了!据我军安插在匈奴的探子来报,冒顿刚刚率军攻灭了月氏,便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向我东胡之地开来,大有进犯之意啊!”

“啊!?”李怜云听罢惊叹一声,他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冒顿这一个多月里没有任何回应了,原来,冒顿是率兵攻打月氏去了。不过,该来的总归会来,对于匈奴大军的进犯,他也并不意外,他继续假装紧张地说道:“匈奴人真的来犯啦!?那可如何是好啊!?”

小主,

此言一出,大殿之中原本已经安静的众人再次大声议论了起来。而李怜云却悠闲地站在一旁,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众人,毕竟,他才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而现在发生的一切,也正是他想看见的。

与李怜云不同的是,大殿之上的李勇此刻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他见李怜云未献一策,于是便迫不及待地对李怜云说道:“三弟!我此番匆匆招你前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到底战是不战!?战又该如何应敌!?”

李怜云听罢,也觉得自己在这“幸灾乐祸”似有不妥,于是便对李怜云抱拳道:“大哥莫急,不知大哥是否将此事禀报大王了呢?”

李勇立即回道:“事发突然,我也是刚收到消息,尚未来得及禀报大王。”

李怜云继续作揖道:“既然如此,以我之见,不如先将此事禀报大王,也正好请求大王同意我们将关内的百姓与士卒迁往关外之举。不知大哥意下如何?”

李勇听罢,立即回想起了一个月前跟李怜云商议的事情,他也觉得现在是个很好的契机,于是便点头应道:“三弟所言甚是,我今天就给大王拟一道奏章,呈奏此事!”片刻之后,他又担心的问道:“但是匈奴人来势汹汹,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想一个应敌之策呀!”

此刻,李怜云一改之前紧张的样子,他思索片刻之后,不慌不忙地作揖道:“不知大哥为何如此担心呢?他匈奴人不过二十万之众,而我们两军加起来已经接近三十万人。怎么算,我们也不必怕他匈奴人吧?”

李勇听罢,摇了摇头说道:“三弟,为兄倒不是担心我们赢不了匈奴人。只是这匈奴人素来是行踪飘忽不定,战法诡异多变!每逢作战,皆以劫掠为主,每每不以大兵团与中原军队正面交锋。我是担心中了匈奴人的声东击西之计,导致东胡之地被他们洗劫呀!毕竟大王曾再三嘱托我们经营好东胡,要是我们交给大王的是四座空城的话,那可就罪责难逃啦!”

“哦!大哥原来是担心这些啊!?”李怜云听罢,先是叹了一声。随后才作揖道:“依我之见,大哥实在是多虑了,咱们大可不必担心什么匈奴人的声东击西之计啊!”

此言一出,包括李勇在内的众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了李怜云。李勇不禁皱眉问道:“三弟此言,究竟是何意啊?”

李怜云听罢,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随后便缓缓作揖道:“敢问大哥,匈奴东犯我境,有几条路可走啊?”

李勇脱口而出道:“当然是大鲜卑山的摩天岭和天地沟了,这两处,当初进攻东胡时,三弟你是走过的呀!再一个,就是燕山与大鲜卑山交界处的克什克大峡谷了!”

“不错!”李怜云应了一声,继续作揖道:“正是因为摩天岭与天地沟我们走过,所以我断定匈奴人肯定不会从那边进攻!”

李勇疑惑道:“哦?三弟,你为何如此肯定?”

李怜云作揖笑道:“这两处地势太过险要了,根本不利于二十万骑兵通行。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从这两处过,也只是出的奇兵而已,数量不会太多,届时我军只要在山脚埋伏精骑数万,便可将其击溃!”

李勇听罢,若有所思道:“那你的意思是,冒顿会选择走克什克大峡谷咯?”

李怜云点了点头,作揖道:“不错,他的二十万大军必定会从克什克大峡谷沿巨流河东进!”

李勇思索片刻后,立即站起身来,惊喜地说道:“那我军便可在克什克大峡谷布下重兵,守株待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