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商议着,给内务府重新立下很多规矩。
比如说内务府采购这一块儿,查出来没犯事儿的继续在内务府干活。
每位主管事,每个月都得交一份市场定价和采买定价的清单,跟康熙提拔上来的几个人列的采购清单对比。
谁的报价低、东西好,下个月就由谁负责内务府采购。
让他们每月竞争上岗。
包衣已经有把持皇家子嗣的苗头了,对于这一点,也想了相应的应对方法。
像宜妃这种,家里虽然最开始是包衣,但是家里兄弟争气,能给自己家改换旗籍的就算了。
但是德妃这种,靠着女人带动家族的,算是直接动到他们筋骨上了。
包衣旗女子,要是家里没立下大功,没能改变旗籍,所生下的孩子,没有皇位和爵位继承权,也不能当一宫主位。
只能做侍妾格格或者低等嫔妃。
这一点就让皇宫出现了大动荡。
很多包衣嫔妃跑到乾清宫门口哭诉,也没能叫康熙收回旨意。
想升位分,就叫家里阿玛兄弟争气些,别指望生孩子给家里谋好处了。
对停留在大清境内的洋人密切关注,同时调查他们的行动轨迹和交往群体。
命戴梓秘密研制火器。
为了麻痹还停留在大清境内的洋人,暂时还不能公开给戴梓平反,但是私下里,平凡的事儿已经做完了。
在南方也开始秘密制造大船。
大阿哥被派去南方训练水师,老十和十四虽然也是打仗的好苗子,架不住他俩现在年纪还小,只能再叫他们多在京城养几年。
但是每天除了尚书房,武学课业也都加重了。
同时还增加了朝廷中退下来的武将,来给他们上课。
静姝听说皇上把宗室都叫来的时候,本来想用神识看看乾清宫,她猜想肯定是阿哥们和康熙说了什么。
结果发现神识进不去,只能在乾清宫外打转。
还是之后各位阿哥回阿哥所,和自己的幕僚商量,或者几位阿哥凑到一起商量的时候,才拼凑出来最后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