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人也不是都不长脑子,王安、刘振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一条经嗣的手下就主动冲向了前面,把他挡在了身后。王、刘二人突阵后,找不到一条经嗣,正暗暗着急。不活捉他,达不到大帅的战略目的,四百人冒险冲阵的意义就不大。
这时候傅钟也冲了上来,与一条经嗣碰个正着。他的武力只有傅强勉强能敌,一条经嗣那里是对手。避开他拼了老命的一刀,傅钟掉转枪杆,临头一击,就把他打晕在当场。
万军之中取上将之首,傅钟有张飞之勇。
他接着喝道:“赶紧回阵,不要跟他们纠缠。”
李成桂、卜哈丁都是沙场老将,看到傅钟如天神一般的武艺,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杀神没有半句假话,不是手下人手脚快,临阵冲在最前面的就是他。
刘振、王安暗暗叹息,再怎么拼命,最后还是劳动了大帅。
傅钟笑道:“不是一条经嗣胆怯,他要冲到了最前面,相信不能脱得你二人之手。”
张璐马上赌气说道:“我在阵中看得分明,一条经嗣不是胆怯之人,全是他手下主动把他档在后面的。如此比起来,我们真的没脸见人。”
李才(狗子)学的是周亚夫,接口道:“大帅是军中之魂,岂能经常冒险冲锋。没有汉文帝临阵,亚夫将军照样灭了吴楚七国之乱。大帅不能把我们当成了风吹就倒的人,我们是您的护卫,您要上阵,我们就得分心,这仗还怎么打。”
刘振庄重说道:“大帅还是要对榆林子弟兵负责,这个团体的出路就在大帅身上,没有了大帅,五千人将何去何从。”
还是刘振的话有分量,傅钟心里感动,说道:“我们人数太少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等我们有了几万人马,前敌总指挥的事就拜托给刘振,王安你也要悠着点。”
王安抹了抹脸上的血水,哈哈大笑道:“我就是为了打仗才生的,大帅可不要拘着我。”
傅钟无奈摇着头,把自己身上的细铠脱了下来,“拿去吧,这个给了你。”
王安要推辞,张略马上接了过去,递给了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安不解,“老二,你糊涂了不是,这是老主子给大帅的,我岂敢受。”
张略笑骂道:“赐给你的就收着,哪来这么多的废话。你不敢要,我可就穿上了啊。”
李成桂古怪地看了张略一眼,听说傅钟手下二十二个护卫读书都不多,还是跟着他去榆林,才开始认字。不说傅钟的调教,这样的帝王心思都能猜透,这个人有天赋呀。傅钟此举,完全是听从了手下之人的建议。
一条经嗣被俘,再不怕死的倭人也茫然了,没有了指挥,他们也不知接下来该如何行动,就这样稀里糊涂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