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一休的疑惑

他淡定说道:“大内家老,你掌一国外事,对我朝肇基之事想必了然于心。汉光武帝赐给我们的诏书说得清楚明白,承认海外大和为倭奴国。侮辱之意虽强,可我们就是汉人的属国。就算明寇没有放弃争端一说,纯是要我们投降,又何曾说不过去。就不说历史,外面的明军我们打得过吗?这点想必大内家老心里有数。”

停了一下,一休又说道:“况且,明军统帅有含糊之意,谁知道他一定就是要我们投降呢?只要不是灭国,陛下稍有委屈,比起百姓人命,不是应分的事吗?”

告诉皇帝陛下做人做事,要是换个地点和人物,就算是正式名分的儿子,也不敢随口浪言,何况私生子。

后小松不以为忤,儿子这么说,足见外面的形势已不可掌控,不然,以儿子的聪慧,他不知祖宗江山之重吗?此时,他的心已经松动。只是哀伤说道:“朕要是这么一躲,惹怒明寇起动杀心,以后如何面对自己的子民。“

大内义弘见天皇都已同意,形势之下,投降也不失为一条出路。不然,战场上不是对手,等来的是更为残酷的结局。

”既然大明大元帅有话,何不就由大师亲自出面,与之商定投降事宜。也许,诚如大师所言,他们真的能给大和一条出路。“

带着通译,在后小松与众人的瞩目下,一休进了傅钟的大营。

傅钟看着一休,心里顿时一笑,虽然不是动画片那样夸张,一休的大光头配着睿智的大眼睛,却有视频刻画的基调。

他笑哈哈说道:”劳动方外之人,傅某甚是不安。“

一休的汉话有点基础,心里一愣,这种客气,哪里是敌对之人该有的语言。两国交使,他还是看向了通译。

同译解释完后,在傅钟的帮助之下,他下了那匹东洋大马,双手合十,鞠躬说道:”天生万物,人心最是欲壑难填,小僧为我大和武士骚扰上邦海域,致歉万分。“

傅钟心下感叹,到底是历史上有名的聪颖之人,开口就是良言。这是联系皇宫和幕府,朝廷和民间的关键人物,七百万人的大迁移,不做到上下同心,稍有冤望,就不能顺利实施。他和蔼说道:”人的欲望,既造成了世道不安,何尝不是大千世界进步的动力。“

此说一休闻所未闻,他六岁就进了寺庙,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清心寡欲,修养身心。就说万丈红尘,不也提倡克己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