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他带着个中年沧桑大叔回来。
“这个牌子的刀具属于大路货,在京城附近的销量好几万,男性有一万左右,符合二十六到二十八岁的共有322人,一米七以下的有16人,而符合这些条件,又行踪又与案发现场重合的……”那位大叔摊手:“一个没有。”
调查就是这样,走弯路才是最常见的事情。
至于上来就靠着线索咔咔咔破案的,且不说数量有多少。
就说最重要的一点:法院不认。
项恪点点头:“那这一条就先放放,过段时间可以试试查女性以及她们的家属。”
那位老刑警点点头,然后无奈挠头:“这身高、体重、年纪都排查出来了,就找不到人,真是……”
他重重吸了口气,将骂娘的话咽回肚子里。
按照常理来说,这时候就该派人进行全面排查了。
可难受的是,京城马上要开会了,根本没有办法这么声势浩大的这么做。
马上要开会、必须破案保证安全,要开会了、不能大操大办造成氛围紧张。
两种情况在这时候粘合在一起,束手束脚的让人难受至极。
项恪没有他的焦躁,冷静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有尽快破案。”
顿了顿,他道:“等生物实验室花粉检测的情况出来,我们就能将几个受害者活动地域重合的方向标出来,到时候找人会更容易一点。”
在全组焦躁的情况,项恪难得发挥了一点情商安慰他们,但也仅仅如此了。
当他再次低头时,眸光不自觉的扫向了一个方向。
那里,凌漪正拿着一个本子,对着资料写写画画,时不时还要拿出手机比对一下,模样很认真的模样。
这边,五个人缩在一起看资料,凌漪分到的是受害者案发现场的那一部分。
扫过尸体的惨状,凌漪将注意力放在文字分析上。
忽然间,她眉心跳了跳,在本子上记下一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