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巧解鲁班盒,传说中的传国玉玺!

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传国玉玺!

就这样静静地摆在他的面前。

他心里无风自起滔天巨浪。

悟性逆天已经够用了,给我拿玉玺做什么?

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啊!

每朝每代皇帝心心念念之物。

相传,秦始皇统一天下称皇帝后,丞相李斯取蓝田之玉令玉工制成传国玉玺, 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

又传,秦破赵,得和氏璧。始皇帝命李斯取和氏璧,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

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秦亡,历经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大隋一统华夏后,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隋亡,萧皇后带着杨广之孙杨政道,和传国玉玺一起,逃到了漠北突厥。

建唐后,李渊父子一直没有得到玉玺,甚至招能工巧匠,选天下美玉仿造。

直到贞观四年,突厥败亡,萧皇后返归中原,才把玉玺还于李唐,献给了大唐皇帝李世民。

这都是后话了。

现在才是贞观元年,如果传闻是真,那传国玉玺应该还在突厥萧皇后怀里睡觉呢。

李千安脑袋嗡嗡的。

眼前的传国玉玺是怎么一回事?

假的?

经过系统鉴定,不可能假!

那要是真的传国玉玺!

李二那厮知道了,不砍他脑袋才怪!

刘文静那厮又是如何能得到玉玺,并藏下来的呢?

还是他当时根本没看过这是何物?

应该是他或刘文义看过了,打不开。

鲁班盒,不是人人打得开的。

“嘿,鲁班祖师爷,谢谢啊。”

李千安思来想去,这个解释最合理。

只是玉玺拿在手里,实在烫手。

但又不能突兀地跑去交给李二。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没有合适的理由,一样死翘翘。

从哪里得来的?留着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来个灵魂三连问,绝对掉脑袋。

李二那厮,亲兄弟都能一箭穿胸,狠手血杀,莫说是交浅言浅的他李千安了。

小心放回去装好,鲁班盒复原,收入空间。

此事只有天知地知,他一人知。

“千安,你在书房吗?关门做什么?”

孙二娘回来了,声音传来。

“在呢在呢,在写小说呢,刚睡着了。”

李千安开门,伸了个懒腰。

“门外来了个老先生,自称叫李守义,说找你呢。”

孙二娘有些狐疑。

“是他啊,让他进来。还不曾与你说,那是我招来的管家。”

是刘文义来了,为掩人耳目,他给刘文义取了个新名字李守义,跟他姓。

凭空消失了几天,人又安然回来了,得好好问问是怎么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