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丘城县画像找人 高翠兰痴情寻梦

高翠兰与高福一路往前走,心中暗自庆幸:“这石佬知天知地,竟然连猪天蓬被罚下界时走错了路,投错了胎也知道,可他却不知道那呆子在福陵山上当妖作怪呢,要是知道俺们这段缘分,还不知道他会说些什么哩!”走着想着,觉得这石佬绝不是一般人物。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又走了好长时间,才到张公岭,高福好不容易找到一户人家借宿。

第二天一大早,向东家问淸了从张公岭去剑锋山的路。高翠兰一是出来时间长了,恐怕高福家中着急;二是担心柳亦风,老想着他会出事;三是进了山,就没了客栈,住行不方便。于是便打发高福回去。高福哪里愿意,坚持一定要陪着找到地方。高翠兰苦口婆心地劝,执意让他走,高福没奈何,只得洒泪而别。

却说高翠兰按照店家所指的方向,翻山越岭,寻找福陵山。正如石佬所讲,张弓岭还有些路径,到了剑锋山,处处是悬崖陡壁,让人望而生畏,哪里有立足之地?好在高翠兰走过山路,又胆大心细,不怕绕道而行,只捡能攀的山爬,能跳的涧过,一连走了四天,竟然没有绕过剑锋山去。

高翠兰哪想到会这么艰难,幸亏自己有些准备,饿了就啃点自带的饼,困了就席地而卧。只是带的一葫芦水早没了,口渴的厉害。高翠兰有些胆怯了:如果都是这样的山,再过几天找不到福陵,那不活活渴死了!

正坐在石板上困惑,忽然眼前一亮,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只见天空乌云密布,山谷中狂风骤起,霎时间电闪雷鸣,接着豆粒般大的雨点打了下来。高翠兰赶紧找个背风的地方躲起来。雨越下越大,她只得用双手接了些水喝,然后又用双手扶着葫芦口,接了些水。高翠兰感慨道:“真是天不绝人!”于是又鼓起勇气,决心要找到福陵山。

且不说行路艰难辛苦,又走了三天,可老是绕不过剑锋山,知道可能是迷路了。自带的那些干粮早已吃光,又找不到能吃的东西充饥,高翠兰更着急了。

这么长时间,找不到那个所谓“四季常青,泉水叮咚”的福陵山,自己孤单一人置身于荒山野岭之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饥肠辘辘,无援无助。加之夜深云黑,秋虫悲鸣,阴风森森,寒气逼人,高翠兰从来没有过的孤独感、失落感油然而生,一时间百感交集,泪如泉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暗自思忖:“自己的一生,尽毁在那姓猪的怪物手中,霸占了自己不算,还骗自己吃了人参果,成了个仙不仙、人不人,天不收、地不留的另类。这倒不说,还叫我来找什么福陵山,那是人能找到的地方吗,分明让我来送死呀?”

想到这儿,她好像明白了什么,突然破涕为笑道:“噢,福陵,不就是个陵墓吗?我还蒙在鼓里呢,他叫我找福陵,原来是想让我死在这儿。这个怪物,后事都给我安排好了,还找了这么个好听的地方——福陵,别看他猪头猪脑,可真是良苦用心。怎么该相信他的话呢?”

高翠兰心思放不下,睡也睡不着,辗转到了天明,心情少许平静些。又想了想:无论如何不能死在这儿,好歹也要看看福陵到底是个什么样儿?于是打起精神继续往前走。可没走多远,发现又无路可走了,眼前竟然是一片数丈深的碎石险滩。她还看到碎石滩的下面,是一片苍松翠柏的地方。可高翠兰疑惑不解:在这深山峻岭之中,从哪儿会有这么多碎石块倾泻下来?

可没心思多想,两边都是山头,无路可走,只能冒险从这里下去。自己带了几件衣服,捡两件厚实些的套在身上,用个带子扎结实,头也包了起来,便闭上眼睛,毫不犹豫地顺着碎石滩滑了下去。只可惜石滩不是沙滩,石块大小不一,有的棱角如刃,高翠兰不知道栽了多少跟头,身上刮破了多少伤口,等脱落到石滩下,早已昏迷了过去。正是:人生只为一个缘,敢上刀山不畏险。可怜天下痴心女,偏信花心多情男。

高翠兰醒过来时,慢慢拉开头上的衣物,看到自己仍然躺在乱石堆中,有的石块压在腿上,有的挤在身边。更担心的是上面还有悬着的石块就要掉落下来,心中怎不着急?

顾不得身上的疼痛,试着想把压在石块下的那条腿抽出来,爬出去。可是刚刚一动,上面的石头都蠢蠢欲动起来,如果塌下来,自己便会被埋在乱石堆中,哪还有性命?

她再次抬眼看了看那些悬在上面的大小石块,就像一个个青面獠牙前来索命的魔怪,压得自己喘不出气来。这一次彻底绝望了,心中不由得骂起八戒来:“这个千刀万剐的怪物,本来与你已无瓜葛,为何还要害我?我死在高老庄无憾,你却把我骗到这个鬼地方。难道这就是你说的福陵,难道你就就让我这么个死法?”想想自己真是鬼迷心窍,千不该、万不该听他的混账话,落得如此下场。

高翠兰骂了一阵子,突然想到:不能呆在这里等死,也不会有人来相救,自己得想办法。她强撑着挺起身子坐了起来。好在这些石头不知道经过多少年的风雨蚕食,大都失去棱角。看到压在自己腿上的石头下面有些空隙,便从身边找到石块给填塞进去。可石块有些大,硬塞塞不进去,她又顺手找了个石块慢慢往里砸。还好,上面的石头没有塌下来,腿倒觉得有些轻松。她便用尽力气不顾一切地把那条腿抽了出来。抽出腿后本想站起来跑开,可那条腿已经失去知觉,没有办法,只得拼命往外爬。仅仅爬了五、六尺远,便听“轰”的一声,上面的石块终于塌了下来,堆在自己身边。高翠兰感谢上天有眼,让她躲过了这道鬼门关。但仍不敢怠慢,用力爬出了这个危险地段。

高翠兰实在是筋疲力尽,只得停下来“迷糊”一会。可是不大功夫,腿上剧烈的伤痛又使她醒了过来。她用手紧紧抓住那条受伤的腿,试着慢慢地站了起来,硬撑着一瘸一拐的向前走去。无意中看脚下时,实在没想到,这里居然是一条像是有人走过的路。高翠兰立刻来了精神,似乎忘记疼痛,顺着这条道尽快赶起路来。

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到了一个山脚拐弯处。从弯道出来,她忽然眼睛一亮:对面这座山,绿树成荫,百草丰茂,简直另一番天地。高翠兰又惊又喜,犹如从恶梦中走了出来,有一种绝处逢生的感觉。难道真的到福陵山了?

她紧走几步,靠着一棵树坐了下来,先休息一会,从身边揪些草叶子塞在口中嚼着,然后仍顺这条山路往前走去。

好不容易碰到一位背柴下山的樵夫,这也是她进山后见到的第一个人,忙上前打招呼。那樵夫见高翠兰蓬头垢面,衣服破烂,吓了一跳,扭头要走。高翠兰忙喊道:“大哥,俺迷路了,敢问个路吗?”

那樵夫才停下脚步,却低着头不说话。高翠兰上前道:“大哥,请问这是什么山?”樵夫道:“张弓岭。”高翠兰大吃一惊:“什么,张弓岭,怎么会是张弓岭?”那樵夫“嗯”了一声,接着又重复了一遍道:“张弓岭。”便走开了。

高翠兰实在不敢相信,自己走了这么多天,经历了这么大的磨难,却又转回了张弓岭。她迟疑半天,越想越无奈,只得跟在那樵夫后面下山去了。

高翠兰走出张弓岭,也没看到原来的路。她想寻找来时借宿的那户人家,一对老夫妻。觉得住那里比较可靠,可是却摸不着路了。这里人烟稀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放牛的人打听,才知道进张弓岭有好几条路呢。她是从东路进山,走西边路下来的。问清楚后,她便去找那户人家,打算在那里养好伤再作道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却说高福离别了高翠兰,日夜兼程往回赶,由于熟悉了路径,少走不少冤枉路。三、四天时间,便来到丘城县境内。

这天中午,正在一个小镇酒店内吃饭,忽然被几个泼皮围了起来。领头的问道:“你叫高福吧?”高福不知其中缘故,应道:“怎么,你们认识我?”那人道:“找的就是你,跟我们走一趟!”说着话,那伙人不由分说,早把高福捆了起来,拉着往外走。店家也不知怎么回事,跟着要饭钱,领头的道:“他是县太爷悬赏要捉拿的案犯,你去县太爷哪里讨饭钱去吧?”那店家摇摇头,只得作罢。

店老板没要到钱,倒是提醒了这伙泼皮,他们把高福身上翻了个遍,剩下的几两碎银子全搜了出来,装进他们的腰包。高福怒骂道:“你们这些强盗,凭什么翻我的银子?”那领头的道:“强盗?你才是强盗,你的钱是脏钱,当然得没收。”高福道:“我到底犯了什么罪?”那领头的道:“你犯什么罪,到县衙就知道了!”

高福听说要把自己送县衙,便对这伙人道:“你们赶快给我松绑,把银子还给我的,我还给你们留面子;要不然,到了县衙,有你们的好看?”

高福的这句话,说的几个泼皮笑了起来,其中一个道:“搂柴禾的搂个猪尿泡——你倒是能吹。到了县衙,不知道谁哭谁笑哩?”另一个问高福:“怎么,县太爷是你爹呀?”高福道:“不跟你们啰嗦,反正我们是亲戚。”那领头的道:“说清楚点,什么亲戚?”高福只得道:“他是我家姑爷!”

几个泼皮又笑起来。一个道:“县太爷成了你姑爷,那皇上是你啥爷呀?”那领头的道:“别说是你姑爷,就是你亲爹也不行了。那可是官府出的告示,要抓的就是你!”高福这时说什么他们也不信,还是被推着,骂着送去县衙。

来到县衙门前,衙役见几个人绑着一个人过来,喝问道:“干什么的,怎么绑着人?”那个领头的忙向前道:“这是县里张榜要找的那个人,我们给抓到了。快去禀报县太爷,我们等着领赏呢。”两个衙役使了个眼色,其中一个便走了进去。不大一会,便跟着师爷走了出来。

那师爷是认识高福的,看到果然是高福,甚是高兴。忙招呼道:“高福,你跑哪儿去了,县太爷都急死了!”高福见是师爷,喊道:“师爷,我犯了什么法,他们把我捆起来?”

师爷这才看到高福被绑着,而且后面还有人紧紧地揪住他,便对那几个泼皮道:“谁让你们绑的他?快把他松了!”那领头的道:“不是县衙门贴告示叫拿他吗?”师爷道:“县衙门贴的告示,那叫寻人启事。是叫找人,不是拿人!”那泼皮道:“师爷,俺们也不懂。要不绑了他,他会老老实实跟我们一块来县衙吗。他不来,俺跟谁要赏钱去?”师爷道:“别说了,快松绑!”

几个泼皮这才给高福松了绑。师爷正要给他们赏钱,高福道:“师爷,他们几个把我的银子全搜去了。”师爷一愣:“什么,你们敢搜他的银子?”几个泼皮吓得赶紧跪了下来,领头的道:“师爷息怒,不是这样的,他在小镇上吃饭,没有付账,我们要的是他欠人家的饭钱。”另几个泼皮也附和道:“对对,他吃饭没付账,我们掏他的是饭钱。”高福道:“师爷,不是这样的。”

师爷打断他的话道:“你别说,让他们讲。”便问几个泼皮道:“你们说清楚,到底是你们向他要的,还是从他身上掏的?”领头的道:“是要的。他不给,才掏的。”师爷道:“是谁要的?”那领头的迟疑了一下,几个泼皮抢着道:“是饭店掌柜要的,他吃的饭,当然问他要饭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