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号称日军精锐的第三联队

“旅部让我们前往大夏湾掩护总部撤离。”

赵刚说道。

“那就改变撤退方案,部队向大夏湾前进。”

李云龙拿起捆好的行囊和赵刚走出了屋子,整个独立团改变原来的撤退方向,向着位于大夏湾的八路军太行根据地总部而去。

与此同时,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在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亲自陪同下来到了大同城检阅了已经集结完毕的第三十六师团、第四十一师团、独立混成第3旅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

为了尽快消灭八路军,筱冢义男还调动了一个航空大队配合攻击。在检阅仪式结束之后,日、伪军一共五万多人开始向着西北方向的八路军太行根据地扑来。

战车轰鸣、人喊马嘶,日军的两个师团和两个旅团兵以及一万多人的伪军分四路出发,大部队犹如一头头凶猛的巨兽,依靠着强大的兵力和先进的武器,狂妄地向着抗日根据地一步步逼近。他们的铁蹄踏过田野,扬起一片沙尘,仿佛要将这片土地彻底践踏在脚下。

因为根据地的分布较广,为了全面的清扫,日军将第三十六师团、第四十一师团、独立混成第3旅团、独立混成第4旅团以及伪军各个部队根据四条主要道路,分为四路拉网前进。

渐渐地,四路日军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因为四条主要道路渐渐出现了更多的分叉小路,让四路日军的指挥官无法决定到底选择哪条路继续前进。

四路日军的指挥官将这情况上报给了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军部,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下令四路指挥官继续分兵,为了完成筱冢义男所制定的拉网式扫荡这一战略,日军四路部队继续分兵前进,基本上进入根据地的每一条路都有一支或多或少的部队前进。

日军第一军第四十一师团第三联队被分配到了天脊山方向,并且还给配备了一个营的伪军,身为联队长的吉川太郎带着白翻译乘坐着战地三轮摩托车走在队伍的中间。

日军第三联队一共有三千五百人,下辖一个炮兵大队和一个坦克分队,炮兵大队有九二式山炮七门,六零迫击炮十门,坦克分队只有两辆九五式轻型坦克,加上三百多人的伪军营,一共四千多人的队伍,行军的声势十分好大。

吉川太郎深知八路军的装备落后,对九二式轻型坦克这种铁王八十分有信心,所以让两辆九二式轻型坦克在前面开路,伪军跟随在坦克左右,精锐的日军士兵则在后面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