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后知而后觉

盛唐挽歌 携剑远行 2296 字 2个月前

方重勇带着不到一万人马,从云州南下到朔州,收拢了大同军数千人。

接着又南下岚州,又收拢了岢岚军数千人,总兵力两万人。

制作好干粮准备开拔,但接下来要去哪里,众人却产生了重大分歧。

包括封常清、田承嗣在内的将领,都强烈要求方重勇南下吕梁,进一步控制绛州、蒲州,守住河东进入关中的道路。

他们的意思很明显,一旦前方顶不住了,大军进入关中,控制长安。极端情况下,还可以带着基哥跑路凉州,跟皇甫惟明讨价还价。

事若不谐割地自守,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若是前方战局大好,他们也可以走轵关攻河内,从河内进击河北。争抢战功也不落于人。

此为进可攻,退可守的两全之计。

而方重勇则坚持要带兵前往太原,打一场太原保卫战。

他的理由也异常简单:他们这支精兵若是不去太原,光天兵军那点人,是打不过皇甫惟明的,太原城也必然守不住。

太原若是丢了,关中东北面防线坍塌,到时候长安必定会面临巨大威胁。李渊当年便是自太原起兵入的关中,有这个例子在,谁还能不把太原当回事?

方重勇态度异常坚决,众将见劝说无果,只好听他的命令,冒着巨大的风险,打算先走“汾水谷道”到阳曲,再从阳曲到太原。

汾水谷道,顾名思义,两侧为高山,中间是汾水,两岸平地很窄,这种地形非常容易被人两头一堵给包饺子。

好在一路无惊无险,叛军并未抵达此地布防。方重勇一行在河谷中一字长蛇排开的队伍,终于抵达了阳曲西面最后一道关隘:

天门关!

这座关隘,也是跟潼关一样,并不仅仅是在两山之间修一座城墙就完事。而是一条长达三十里,地形十分险峻的谷道。

“走栈道吧。”

方重勇面色疲惫的用疾风幻影刀,指着不远处半山腰的木制栈道说道。

众将迷惑不解,明明山谷平坦开阔,为何不走山谷呢?

“节帅,走栈道虽然快点,然而一旦中伏,我等想跑都跑不掉了,不若走山谷。山谷宽敞,又时不时有巨石可为掩护,不惧伏击。”

何昌期对方重勇建议道。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众将都害怕叛军在此地埋伏,三十里长的山道,如同吃人的魔窟一般,多少军队被伏击,都不够填坑的。

山谷就够坑了,怎能走栈道?

“昔日隋杨广为晋王时,来这里避暑。便在峡谷东壁的峭崖上凿山架木,修了一条栈道,这才形成了如今天梯石栈方钩连的局面。

你们要相信,这条栈道是广神优选。信广神没错的。”

方重勇摆了摆手,很是自信的说道。

只是无论他怎么劝说,麾下众将也是说什么也不肯继续往前走了。

正当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轰隆一声巨响,天边出现了一道长龙似的闪电。然后猛然间“哗”的一声,豆大的雨滴,从空中坠落凡间。

大雨就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倾泻下来,天色骤然变暗,好像一瞬间变成了夜晚。

雨点连在一起像一张密集的水网,令人窒息。

大呼倒霉的方重勇和一众将领,连忙招呼士卒各自找地方,在栈道上扎帐篷避雨。

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山谷中清澈的小溪,几乎是在瞬息之间,就变成夹杂着浑浊泥沙的山洪。

洪水疯狂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顺着山溪奔流而来,势不可当。

山谷两旁的树被刮得东倒西歪,溪水变成河水,排山倒海灌入谷中。

水位以肉严可见的速度疯狂上涨!

这些来自不同山丘的谷水摧动山石,带着山石滚动。洪水拍打山石,山石与岸边的大石碰撞,又发出一阵阵巨响。

声音之大恍若牛吼雷鸣,只看就知道十分凶险。至于试一试水深,那是没有谁有这个胆子的。

方重勇及两万唐军将士,便在栈道上眼睁睁的看着这神奇的一幕发生,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

对于大自然来说,人类的力量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了。

好险好险,谁能知道这山谷如此的坑爹啊!

待雨水变小后,落汤鸡一般封常清,扶着栈道的木栅栏,忍不住喃喃自语道:“若不是杨广栽树,我等今日皆要葬身于此了。”

众将皆深以为然,何昌期更是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然而大水过后,太阳露出头。阳光下的谷底,看上去青石嶙嶙,明净如镜,十分秀美!

和之前宛若两个世界。

若不是亲眼所见,众人绝不会想到半個时辰以前,这里的局面好似猛兽食人一般凶险。

“传令下去,有离开栈道下山谷者斩,全军开拔前往阳曲。

现在就动身!”

方重勇抹了抹脸上的水渍,对众将下令道。

无论原本有多少伏兵,这一场暴雨下来,山林里埋伏的人,多半都要死于山洪。现在正是要一鼓作气穿过险地的时候。

这回没人提出异议了,众人都在感激方重勇救了全军上下一命。

队伍继续行进于栈道。

趁人不注意,封常清凑到方重勇身边,压低声音询问道:“节帅,您怎么知道必须得走栈道,而不是走山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