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续)眼红

陈瑞看不下去了,就用半开玩笑的口吻和领导说,领导们,你们要关注身体呀,少抽点啊,这里有孕妇。要尊重下女性哦。

林丽也很不喜欢这样的会议,尤其下班后开会到九十点,一直都在吸二手烟。经常回家后身上和头发上都是烟味。她也很奇怪,为什么会议室的烟感器不报警呢?

这些领导们七嘴八舌,外行领导内行。有的认同林丽提出的项目定位,有的认为这个是央企的资产,不能像外面的写字楼那样定位。还有的会去斟酌林丽字里行间的用字,用写公文的眼光来审视这个市场调研报告。林丽尽量忍耐,都笑着回应。

来这个公司第一周她就开始有些后悔跳槽了,以前的地产公司里气氛活跃,大家都是年纪相仿,没有论资排辈,也没有太多规矩和流程,都是为了项目快速推进,大家都是一个团队的。

而这边似乎不同的领导代表不同的阵队,有时候的意见也是五花八门,和市场的现状不太接轨。男性占了大部分话语权。

她之前在参加集团董事会,看到总经理部只有一位女领导,还是闲职,不分管职能部门,就管工会之类的。他们基本自己拍脑袋说了算。

当时会议在讨论一个什么问题,几位女性发言了之后,负责总结的一个集团男副总说,你们女性看问题都是表面,所以别人才会说头发长见识短,女性在考虑全局性方面还是欠缺一点。

林丽和陈瑞坐在第二排,她们俩转头互相看了一眼,心领神会。对于她们这种之前在外面的外资企业,接受过职业化训练的,感觉来这里用武之地小了很多。

大家都是在等着大领导指示,最后就一拍板一定论。林丽有时候很想再跳槽,但一想之前那种加班的强度,这边还是相对轻松很多,她考虑到接下来她要完成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需要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里,能够平衡工作和生活。

这家公司一到下班前十分钟,大部分就已经收拾好东西,关了电脑在等下班打卡。用尹娜的话说,很多都是集团的家属,他们就是来这里混的。

很多事都落在没有背景后台、新人或者林丽这种外聘的合同工身上。尹娜最初认识林丽还以为她是应届生,看上去娇小玲珑,眼里很干净,不像30岁的,还以为和她一样的年龄,其实林丽比她大七岁。

尹娜之前说他们办公室有人就议论过林丽,说看她一个小姑娘,怎么职级9级了,和副总职级类似,感觉她在办公司也没做什么呀?

林丽感觉这样公司太闲了是非多,她说开盘时候不是很忙啊,大部分的策划工作都是在幕后的,他们肯定没看到啦,而且经常要出差。尹娜说别管他们,她当时就说了他们。这些人都是混日子的,然后又容易眼红别人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相比陈瑞、苏玲她们都和林丽同岁,但是可能经历的事情多了,她们一看就能看出年龄来。林丽开完会回到办公室,整理起会议纪要来。每次这样的会议,梁园总都会让她整理出会议纪要,群发邮件给领导们留底。

大家都下班了,整层楼就剩下她一个人在那里。她整理完资料,才关电脑下班走人。经过总经理办时候,看到部门的新人张健在副总于洪的办公室,他们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这个于洪是最近两个月才从集团空降到公司的,之前一个副总退休了。

张健是应届生又是男生,公司会比较关注。在这样男性化的公司,女性想要晋升还是比较难的。前几天部门的半年度绩效考核,每个人写好自我评价后,和部门经理面谈,然后部门经理点评,最终核定。考核低于D的是要降绩效工资和年终奖的,上半年林丽的考核是A。这次考核部门经理面谈时候说,要照顾下新人张健,他表现不错,是集团放下来的管培生,下半年的考核就轮给他优秀吧,而且部门经理说上面已经指示张健明年要调一级的,所以下半年给他S。按部门人数,每个部门的占比不超过20%优秀,有一个S就没有A了。他们部门加上经理一共6个人,按比例也就一个优秀。因此林丽被评了B。

林丽虽然觉得这样的操作有些奇葩,不过她无所谓了,她是社会招聘的,而且她的职级和工资待遇还是可以的。她听说一些大厂每年到绩效考核评级时候,大家都在发挥全身解数,请领导吃饭,送礼,他们的领导的绩效考核则是先由下属给他们评,也要请员工吃饭,平时对员工好一点。

林丽在想这样评出来的都是什么呀,不都是人情世故吗?她还是喜欢以前的公司的那种绩效考核,大家凭业绩说话,不需要别人给你评级。不过这些坐办公室里的工作,没有什么数据表示业绩,都是文字描述工作的贡献,还是看领导的喜好,领导说你行,你就行。

林丽负责的那个楼盘已经收尾,她现在手里有关地产方面的工作并不忙,最近也就和一些代理公司接触,让他们出方案给地块做项目定位报告,让设计院也出初设方案。梁园总让她找几家代理公司过来,让林丽和他们对接,看看他们的报价和方案。

林丽找了几家,中原、世联、美联等三家,过了两天,突然梁园总又给她电话,让林丽的部门经理统筹,这样林丽就做一下配合和专业方面的把控。估计是领导们开会后又有了变动吧。林丽服从安排。

她通过以前的工作关系,找了中原和世联认识的朋友,他们看了地块的资料后,拒绝参与,说项目在异地,成本高,而且这个还比较前期,他们现在手里的项目都还忙不过来。

之后来的就几家小代理公司,有的都没听过名字,好像都是部门经理找过来的。其中一家非常有兴趣合作,还和他们去了当地看了地块。这家公司做过一些外地的住宅项目代理。

他们负责谈判的是拓展总监A哥,别人都叫他A哥,他叫程剑昌。50来岁的潮汕人,他和林丽还用潮汕话套近乎,不过林丽感觉他有些油条,和他话不多。

他在会上提到,他们一般在签约前出的方案都是行货,这也是为了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林丽理解这个做法,她以前做项目时候,拓展项目阶段也是这样交报告的。

到拿下项目签合作合同后,才出真正的符合项目的报告。因为以前会遇到那种白嫖的,拿了报告就不合作了。后来行业里都学精了,有的甚至不会先出报告,只是口头沟通一下简单的思路。

林丽看了他们的汇报后,给了一些关于项目思路的建议。部门经理没有说话,就说项目的事情找林经理对接。出差回来,林丽才知道部门经理可能会被调去集团。他现在负责所有的地产项目的资产的经营管理。难怪会临时说让他统筹。

部门经理找了她商讨项目的推进,说集团在深圳之前买了一个老小区的会所,花了四个亿,打算做员工活动中心,让她去看看那个项目,集团很快要在香港上市,有些地产项目不太优质的,能出手就出掉。让林丽找几家中介公司来看看项目,他们手里客户多,尽快卖了。

林丽找了几家中介过来,中原的工商铺在这方面还是有很大优势,她带着中原的分行经理看了项目。他们对于项目很有信心,认为现在的行情,可以卖到5-6亿。他们也给了建议,一楼可以化成一个个街铺出来,二楼可以整卖或者带租约卖,需要找个商家先租下来。他们的思路林丽和部门经理听了后,都比较认同。他们说回去和公司也汇报一下。

她送了下这个分行经理,他们俩路上聊了下现在的行情。这分行经理问她怎么会跳去国企?在地产行业发展也有很好的职位啊?林丽说当时那段时间太累了,老加班,刚好有猎头找她,就跳了。

分行经理说,不知道当讲吗,他感觉这样的公司有点沉闷,去他们办公室时,看到办公室安静得可怕,要是他在那上班会郁闷死了。

小主,

但是回到办公室,部门经理和林丽沟通,暗示说并不想让代理公司卖,只是想探一下对方的思路。让林丽按照这个思路做一份报告,到时候集团上会用。林丽心里很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