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我肯定会做好。”
韩春燕承诺道。
“你也告诉全体员工,今天大家的努力我都看到了,每个人发放五元的加班费,主管级加倍。”
何雨水补充道。
“雨水姐,这真是帮大家传达了一个好消息,非常感谢!”
韩春燕真诚地说。
“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
何雨水强调道。
当天晚上,当何雨生和周晓白完成一天的工作返回家中不久,何雨水也赶回了家。
她迫不及待地走到哥哥何雨生面前,“二哥,今天是我们新超市开张的日子,你觉得怎么样?”
她兴冲冲地问。
“看你这么高兴,显然应该是挺顺利的嘛。”
何雨生笑着说。
“那你猜猜我们今天的销售额是多少?”
何雨水充满期待地看着他。
“可能是10万吧?”
何雨生猜测着回答。
"你猜对了,但这仅仅是单个超市的业绩,我们三家店铺的日总收入加起来是三十三万元呢。
"何雨水带着兴奋的情绪回应着,这数字指的仅是每日营收,而非一个月总计。
"你也不是没见识过大的场面,不至于为这个这么激动吧?"尽管嘴上如此轻视地评价何雨水的反应,何雨生心底还是很满足的,因为这个数字已经超出了他对超市业务的期待值。
"大哥,如今我们才运作了三个超市,想象一下,要是剩余的七个店都正式运营起来,日销售额能突破百万,每月将达三千多万呢。
"何雨水描绘着美好的愿景。
"这不是你首次创业吧,怎么还是说这种幼稚的话呢?今天可是新开业的日子,后面每一天都能保持这样的高收益吗?我想等到店铺业务平稳了以后,平均每家店每日的销售可能只会维持在三万左右罢了。
"何雨生指出现实的挑战。
开业初期,顾客出于新鲜感以及优惠吸引蜂拥而至,营业额因此被推高;然而随着这种好奇心的消散,预计销售额将会逐渐下降,直至形成稳定的数字。
另外,由于并非所有销售的产品都是必需日常消费的物品,短期内的重复购买欲望也不会太强烈。
"即便如此,一家三万的日进账,十间店铺便有三十万,按此计算每月可达九百万元,我仔细核算过,大概利润占了销售额的约30%,即约为两百七十万元人民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雨水认真分析着。
对于当前阶段下的何雨生来说,能有这样的净利润已经是相当可观的成绩。
"这十处仅作为试点,我们的长期规划是让‘华晓’超市遍布全市乃至整个国家。
"何雨生自信且满怀笑容地说着未来的扩张蓝图。
"就算动用公司所有现金也无法覆盖全城扩张的费用,更不用提全面布局全国了。
"何雨水表达了担忧和实际考量。
"那我们可以逐步推进,用获得的部分利润持续投资扩张,以当前的收益增长速度来看,相信两三年内能够完成初步计划是没有问题的。
"何雨生提出了解决策略,显示出他对此项计划充满信心与热情。
"的确有道理,之前我也没预料到开超市居然能带来这么好的收益。
"何雨水赞同道。
"当我们盈利时,肯定会有其他人垂涎三尺,可能还会出现模仿者,所以我教给你几个制胜秘诀,即便面临同行的竞争压力,我们也能脱颖而出获胜。
"何雨生准备分享他的经营理念给妹妹。
"究竟是些什么秘诀呢?"何雨水好奇地追问。
"例如,定期选择某些不那么畅销的产品降价促销,增加它们的流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