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如今,是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了。

只留心看了听了两旁商铺,各色各样的物价。

馒头不大,5文钱一个。

肉包子也有,但也小,府城人似乎胃口不大,什么都是小小的。

这样就要8文钱一个。

一把青菜,在村里是家家户户天暖了往屋前头撒一把种子,然后一整年都够吃的那种。

在这儿卖3文钱一小把。

肉就更贵了,合河镇15文一斤的肉,这儿要20文。

府城的米价还贵,官米就要18文一斗。

还好自家的地租出去,收的地租是米,每年都能有米送来,省了这一笔花销。佟秀庆幸地想。

饶是这般,花钱的地方还是不少。

每日的饭菜钱,加上买些针头线脑的,还有倒夜香这种支出,每月就有个小500文。

娘子的笔墨纸砚钱还没算。

不知道一个月下来,2两银子够不够?

2两银子,粑粑村人家一年的收入了。

真是越算,心里越虚得慌。

还是得找份活做。他心想。

不单是为了让自己忙起来,而且,也是为了贴补家计。

一家四口没一个挣钱的,难道,要坐吃山空?

想到今后,佟秀很是忧虑。

但她转了一大圈,也没能找到一个成衣铺子。

回到家门口时,人便有些心事重重。

张婶娘又在自家铺子里,探头探脑地张望。

见佟秀面色不好,她心里更刺挠得慌,不问个究竟,怕是今夜都睡不香。

“佟小哥,这就回来啦?买了什么菜呀?”

她假意问道。

佟秀笑笑:

“买了点肉菜。”

他是不习惯跟人聊闲篇的。

以前村头大榕树下聊得热火朝天,佟嫂子爱去,他还小的时候被带去过几回。

长大晓事以后,就不爱去了,宁愿在家里扫猪圈。

此时张婶娘的热情,他不是看不出来,但心里没有那兴趣同人瞎聊。

可碎嘴的人,是不管你有没有兴趣的。

“噢哟,最近菜贵吧?下了几场雨,白花菜都要卖5文钱一把,简直抢钱!”

张婶娘自顾自地絮叨。

“嗯嗯,确实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