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入瓮

魏逆 茶渐浓 2553 字 7天前

这就是他积极经营广陵郡的缘由之一。

故而,此番听闻军士禀报江北广武湖有叛乱,他第一时间便召集私兵部曲渡江而去。

虽然这样的小叛乱在江东早就司空见惯。

但他不允许自己北进青徐的筹谋,还未得到孙权肯定实施之前便被一场小叛乱给抹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哪怕这种叛乱无伤大雅也不行!

是啊,广武湖的叛乱对孙韶经营广陵郡的影响不大。

除却江都坞堡驻军屯田自给外,他沿着中渎水北上依次在广陵县城、高邮的广武湖、樊良湖以及匡琦城都设立了戍守点,遣兵士督护体质羸弱的山越屯田。

其中匡琦城的驻军有一千,皆是他的私兵部曲。

所以说有匡琦城在,广武湖的叛乱根本酿不成大祸,更无法逃脱他现今引兵前去的追讨!

再者,叛乱造就的损失在他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广武湖驻守着七百余兵卒。

主事的李戎将其实是他私兵部曲的百人督,而官居校尉的王黎与忝为副职的张鹏各有三百私兵。这七百余人在那边驻守,监护着千余山越俘虏屯田与渔利;出产在扣除日常耗费后,一半入国库一半归王黎与张鹏平分。

此外,王张二人让自家私兵开辟的田亩出产私有、多劳多得。

算是给王张二人率私兵为国戍守的嘉奖罢。

故而,叛乱给他带来的损失,是丧损一百部曲、大半山越俘虏与一些没有转运回江东的积粮罢。

至于为何倏然有了叛乱......

他大抵也能猜得到:王黎与张鹏共事时时常有冲突。

今日你告发我私下偷偷收揽了魏亡人、翌日我指摘你鞭挞山越俘虏等等,尽是些狗屁倒灶的事。

孙韶对此也无可奈何。

锱铢必较、贪图小利是江东小豪强的秉性,就算将他们其中一个人调离了,换个其他个小豪强过来也同样不会和睦相处。

索性,在叮嘱李戎将尽力周旋后,便听之任之了。

但会导致如今军士来报,说张鹏杀李戎将、擒王黎以及裹挟大半山越俘虏欲北去投魏之事,他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令张鹏竟不顾留在吴郡的家小而独自叛逃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孙韶引了一千部曲在八百水师的接应下渡江而去。

一千部曲,足以应对这样的叛乱了。

且如今没有战事,许多士卒还在轮休中,他的私兵部曲分出驻守京口、江都以及匡琦城后,也没有多少闲暇待命的。

值得一提的是,前来拜访的吾粲也随行了。

以他的说法,是既然恰逢其会,便一并过去江北看看孙韶的经营成果罢。

对此,孙韶求之不得。

也趁此机会,在渡江之时将自己对吴国的战事筹划说了。

吾粲不置可否。

只是颔首表示自己已然知晓,是否要联合重臣一起劝说孙权,还要容他思虑详细了再说。

少时,至江都。

驻守在此地的水师将领孙怡(东州人,非江东宗室)出迎。

且还早早就将从广武湖逃回来的军士、山越俘虏都聚集在一起,等候着孙韶的询问。

这种做法让孙韶颇为赞许。

但也有一点不好。

就在他询问的时候,竟还在坞堡内看到了几个稚气未脱的少年郎。

经孙怡解释,才知道他们都是王黎的几个子侄,是驻守在此地的刘禹得悉变故后,便急匆匆遣私兵去南岸接过来的。

故而孙韶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有责怪孙怡让闲杂人等进入军营的举措。

他知道王黎与刘禹是通家之好,不乏婚嫁。

而刘禹这样的做法,无非是担心王家逃回来的私兵以及在广武湖那边开辟的田亩,会被其他将率趁机藏匿与吞并。

唉,江东豪强蝇营狗苟如斯,安能求彼等死力北伐!

在心中叹了声,孙韶也不多说什么,在问出事情始末后引兵北上时,更没有让刘禹随行同去追击张鹏——被张鹏所擒的王黎应是凶多吉少,就让刘禹留在江都护着王家子侄收回私兵罢,以免王家日后式微,会诟病自家为国戍边反而迎来了家破人亡结局。

只不过,他还是疏忽了。

心思全在如何向吾粲展示自己经营广陵成果的他,没有发现刘禹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