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芬忙应着,“是,是,我这就去。”

王老蔫看了眼她已经肿起来的脸,破了的嘴角,叮嘱了一句,“带上点围巾子。”

“嗯。”

许是还没从刚才那一巴掌中回过神来,也许是不想让子女看见自己的不堪,田玉芬裹着围巾子,把东西放到屋里,连骂苏曼都没有,就走了。

苏曼看着送回来的东西,还有多出来的五斤大米,心情舒畅,眼角都没看田玉芬。

只要王老蔫还想在村里住着,他那套做面子的功夫,以后就再不敢跑来卡巴她家,这是一劳永逸的法子。

至于村里人看笑话,也是讲究王老蔫不地道。讲究她泼辣不孝?她才不在乎呢。

背地里爱说啥说啥,她又不少一块肉,要是敢当她的面,她就大巴掌扇那多嘴闲舌的!

低着头继续切酸菜,想着晚上炖大骨头,在火上烧几个干红辣椒,捏碎了撒在酸菜汤上,那滋味~

哎呀,不能想了,哈喇子都要掉下来了。

“滋啦~~” 村里的大喇叭又响起来。

“喂~喂~喂~” 坐在屋里的人们,紧着往窗户台那蹭了几下,还以为又有热闹听。

“老王大山家做冻豆腐了,谁家要是买冻豆腐,去老王大山家买去,拿豆子换,拿钱买都行。”

切~~ 好热闹的人收回耳朵,颇有些意兴阑珊。

像是受到了启发,接着村里广播了好几个卖东西的大喇叭,“吴老四家有冻秋梨,谁想买就去他家买啊!”

“老陈大河家有国光苹果,一毛钱一斤,有买的去买啊。”

村里的地以前都是生产队的,但是每人却有八分的自留地,归自己随意耕种。

这两家都是人口多,分的自留地也多。

当家人也是有头脑,在自留地里种上了果树,空档的地方还能种点大豆,棉花这样的低矮作物。

这些果树结的果,每年都能卖几个钱,日子倒是比别家略宽裕些。

苏曼各个屯子窜的卖爆竹,冻秋梨,国光苹果倒是挑着果好还便宜的人家,早都买了。

就是一直不得闲工夫,还没做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