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好的荆条,也不能直接编框,还得在阴凉处晾上两日,用手弯一弯,纫度刚好。

这样的荆条,编织时不易断裂,可以轻松扭曲成各种形状。

一路说笑着,到了家。

第二天,苏华又和赵老大一起,两人去供销社拉了一趟种子和尿素。

也是运气好,两人从镇上刚回到家,就开始哗啦啦的下起雨来,到了晚上,雨势变得大了起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

午后,雨停了,村里人的脸上都笑开了花。

这样一场雨,彻底浇透了土地,能播种了。

现在田地里还有些泥泞,不能进,晾到明天,就能种地了。

村里人现在用的农具,牲口,大概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前生产队的,按着生产小队,大家伙轮换着用。

还有一种就是条件稍微富裕些,不耐烦和别家排队争抢,自己置办了一套,不过这是极少数。

雨停之后,没有牲口农具的人家,都涌去大队部登记,都是想抢在别人的前面。

排在最后,错过了土地的墒情,那粮食可是要减产的。

刚下完雨两三天,是最好的播种时间。

后面土地越来越干,种子就不好发芽,最后就会烂在地里。

缺苗率就高,只能以后补苗。

补苗就没有之前的长得好,还不一定能成活。

一环扣着一环,直接关系到秋天打粮食。

苏曼家离着大队部近,和韩瑶两人招呼了一声,就过去了。

两人到时,大队长在那登记,屋子里也就二十多个人,这是比她们动作还快的,都是过日子踏实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