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风调雨顺,秋收时金黄的稻田,令人心旷神怡。

小女儿傅行琳上初中的时候,韩彦祖给三儿子傅行方说亲。

经过一段时间相看,傅行方和另一个大队的田小桃定亲。

三儿媳进门,韩彦祖完成了一个大任务。

又过了两年,傅行琳高中毕业。干哥哥傅行琳提供工作信息,韩彦祖花了500元,送傅行琳进入纺织厂,成为车间女工。

两年后,傅行琳和机械厂的工人唐华结婚。

与此同时,韩彦祖的孙子、孙女可以组成一支足球首发球员。几个孩子挤一张床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处是大孩子能哄小孩子睡觉、盖被子;坏处是一起闹起来,声音能传好远。

在住房紧张的情况下,韩彦祖决定扩建房子。孩子见风就长,以后需要自己的房间。

傅家要建房,村里的人争相来帮忙。只需要提供饭,不用给工钱。傅家这些年帮助村里太多,这次建房是报答恩情的好机会。

新房子建好后,用石灰刷一遍,房间内更加亮堂。刚搬进去家具不多,以后慢慢添置。

韩彦祖过六十大寿,一大家子齐聚一堂,欢声笑语。这就是原主希望看到的景象。渡过困难,一家平平安安。

开放个体经济后,韩彦祖带着儿女做小吃摊。

生命不息,挣钱大业不止。她教会儿女后,就当甩手掌柜。从小吃摊到餐馆,傅家挣钱越来越多。

傅家从村里搬到城里住,买了房和店铺。

傅行琳下岗后,在妈妈的鼓励下开起了服装店。服装新潮、价格适中,生意不错。

挣钱后,傅行琳下岗后的郁闷和彷徨消散,一起床就是满满的工作动力。

丈夫唐华看到妻子挣钱,跟着做生意。两人一起奋斗,给儿女做榜样。

又过了几年,韩彦祖过七十大寿,宴席在城里的888大发酒楼。这酒楼是曾俊资金入股,和朋友、大厨一起开起来的。

酒楼的很多创意,是韩彦祖提供的。她将现在酒楼的营业模式告诉曾俊。

这些年,曾俊和傅家的关系一直没有淡过。曾俊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城里住了几年,韩彦祖回小河村。村里的老房子推掉,重建了小洋楼。韩彦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