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你俩装死人骗人?真够缺德的!”
袁朗嘿嘿一笑,从病床上挪下来,搂着丁伟和孔捷的脖子,说道:
“老丁老孔,你俩说的话我可都记下啦!不过,看在你们俩还来送我最后一程的份上,欠的账咱先记下,等你们手头宽裕再还。”
孔捷和丁伟见袁朗安然无恙,至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就再也没再提。
反而打听袁康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因为386旅的情报网从泰源搞到的消息,说特别支队匪首袁朗以被一枪击中胸部。
“哪有啥灵丹妙药,防弹衣而已。”
袁朗说完便把那件被人参观过无数次的防弹衣拿了出来。
孔捷和丁伟好奇的拿着摸了又摸,像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老袁,就这么小的玩意能挡得住子弹?咱以前搞的那些土坦克有时候都被子弹轻轻松松的打穿。”
丁伟所说的土坦克是抗战时期因为装甲车辆不足才采取的无奈之举。
所谓的单兵土坦克就是将棉被吸满水,铺上厚厚的沙土,直接披在战士身上。
单兵土坦克能不能扛住子弹那也靠运气,而且如此厚重,扛在身上行动很受限制。
一个手榴弹扔过来就能把士兵炸上天。
因此勤劳勇敢的华国人民又对单兵土坦克进行进一步的改装。
最为出名的是太平车土坦克。
太平车土坦克是以四轮大车太平车为底盘,上面放置八仙桌作为上层“炮塔”部分,再在桌子上铺上三四层甚至七八层厚实的棉被,棉被里夹杂棉籽、亚麻等杂物,浇上水后再铲上土打实,形成所谓的装甲。
但是这种土坦克没有所谓的炮管。
只能依靠战士们钻到八仙桌底下,推着车子接近敌人的碉堡、岗楼,然后把炸药包从坦克后面丢向碉堡进行爆破。
但是这种所谓的土坦克因为结构不稳定,很可能在行进之中侧翻,也不一定能顶的住小鬼子的子弹。
后来缴获到汽车轮子,制成三轮底盘,可容纳三个人,用人力推动。
装甲采用火车踏板的钢板,呈鳞片状叠放,形成流线型。炮塔部分则是用七八米长的竹竿前部缚上炸药包,制成爆炸杆,绑在土坦克前部。
通过人力推动到据点附近,点燃导火索后战士撤退,利用爆炸杆上的炸药包炸毁敌人碉堡,相比太平车土坦克更加灵活,防护性和攻击性也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