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盘点武庙十哲

春秋战国的天幕下,田穰苴才刚刚领命,准备去击退敌军。

天幕上方的话,无疑为他增强了许多的信心。

看来,只要按照原来的剧本,就能保护好自己的国家了。

只是,当他登上了城楼,却发现敌军已经开始撤退了。

不是,哥们,什么情况啊?

天幕的出现当然不止会在他的齐国,他的对手晋国和燕国当然也已经知晓。

在明知道会被打败的情况下,两国联军果断撤退,苟一波再说。

【武庙十哲第五位: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他提出三分天下的构想,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七擒孟获,平定大后方。

五次北伐,有效拖住了魏国的发展速度。

除此以外,他还有多个军事发明。

例如:孔明灯,诸葛连弩,木牛流马。

除此以外,他还有军事着作《南征》、《北伐》,《八阵图》等流传于世。】

此时的诸葛亮,当然还没有开始北伐的路程。

虽然现在天幕的出现,让三国纷争的局面有些些许的缓和。

不过,他想,七擒孟获的事情,或许可以提上日程了。

【武庙十哲第六位:孙武。

春秋时期吴国大将。

他本是齐国人,不受重用,于是跑到了吴国。

在吴国,他被吴王阖闾拜为大将。

他最着名的战役-柏举之战,指挥吴国军队以少胜多,击败了强大的楚国军队。让吴国成为了当时的霸主。

除此以外,他还留下了兵法着作《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在华夏乃至世界的军事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影响了无数军事理论和实践。

只可惜,在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愿再为吴国效力,于是隐居乡间,归园田居。】

此时的吴王夫差,看着天幕上的内容,不禁惋惜。

他吴国出了一个武庙十哲,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呢,这就因为伍子胥被杀而离开了。

不过,夫差有些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杀伍子胥?

恰在此时,太宰伯嚭一脸神秘兮兮来到了夫差的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