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文学素养很高。
家庭的文学氛围非常浓厚。
受到家庭文化熏陶的李清照,更是才华过人。
16岁,她就写下了为后世传颂千年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事一出,弹幕上都是清一色的【卧槽】。
【十六岁,我还以为这是他二十多岁写的呢?】
【不得不说,真是才华横溢,16岁的我甚至都不会背这一首。】
【果然,出名要趁早。】
……
【此诗一出,那是名动京城。
当他们知道这首诗创作于一位奇女子,更是大惊。
有一位名叫赵明诚的太学生,更是对李清照患上了相思病。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在朝廷担任礼部侍郎,而李清照的父亲担任礼部员外郎。
同为朝廷高官,于是在父辈的撮合之下,18岁的李清照和21岁的赵明诚在汴京成婚。
虽然他们两家都是朝廷高官,但他们的生活十分节俭。
当时的赵明诚还只是一个太学生,没什么钱。
但他有一个非常烧钱的爱好。
古玩。
每次放假回来,赵明诚都要拿几件衣服去当了,然后到大相国寺去淘几件宝贝。
然后买上一些食品,回来和李清照一起相对展玩咀嚼。
而平日里李清照除了跟丈夫研究古玩,还喜欢喝酒和赌博。】
这句话一出,可算是引起了某些网友的共鸣。
【同酒鬼,汝何秀?】
【你玩这两样名留千古,我玩这两样臭名昭着,我已经成了朋友圈中的烂人嘤嘤嘤。】
【李清照虽然喜欢喝酒,但酒量一般。
有一次,李清照和朋友在大明湖上划船赏景。
他一边喝酒一边划拳。
结果硬是把自己给喝蒙圈了,迷失在了一片荷花丛中。
为了继续这件事,她提笔写下一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诗一出,更是引起了天幕下无数人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