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阿花求援

昏黄的灯光下,互助小组的成员们围坐一圈,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凝重的阴霾。年轻妈妈王丽低垂着头,双肩微微颤抖,压抑的抽泣声在寂静的房间里回荡。她的孩子刚踏入小学的校门,丈夫却常年漂泊在外打零工,收入如风中残烛,时断时续,飘摇不定。如今,她工作的那扇门 “哐当” 一声无情关上,家庭的顶梁柱瞬间塌了半边,未来的日子被阴霾笼罩,一片灰暗无光。她眼中流露出的无助与绝望,像一把锐利的钩子,直直地刺进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窝。

老张轻叹了一口气,那声叹息仿佛承载着千斤的重量,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短暂沉默:“丽啊,你先别着急上火,咱们大家伙儿一起想辙。你之前是干啥工作的?咋就失业了呢?”

王丽抬起满是泪痕的脸,抽抽搭搭地回答:“张大爷,我之前在附近的小服装厂做工,可这一两年,服装厂的生意一落千丈,订单像秋风扫落叶似的,越来越少。老板实在撑不下去了,就把厂子关了。我没啥文化,也没啥手艺,这下可咋找新工作啊?”

阿花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眼眶不自觉地红了起来,那些初来乍到城市时四处求职、屡屡碰壁的苦涩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太懂王丽此刻内心的煎熬与痛苦了,情不自禁地伸出手,紧紧握住王丽的手,轻声细语地安慰道:“王丽姐,你千万别灰心,咱们社区这么多热心肠的人呢,众人拾柴火焰高,肯定能帮你蹚出一条路来。”

话虽如此,可大家心底都跟明镜似的,社区里像王丽这般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一技之长的居民,一抓一大把,就业这座大山,巍峨耸立,无情地横亘在和平里奔赴新生的道路上,压得人喘不过气。

老张紧锁眉头,思索了片刻,转头望向小李,目光中带着几分期许:“小李啊,你在外面闯荡多年,见多识广,点子肯定比我们多,你瞅瞅这事咋整?”

小李眉心拧成一个 “川” 字,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 “哒哒” 声,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张大爷,我琢磨着,咱们得先把社区里居民的技能特长、手头资源,像过筛子似的,仔细盘一盘,看看能不能就地取材,挖掘出些就业机会。另外,我也利用网络优势,上网搜搜有没有适配咱们社区人员情况的招聘信息,让大伙出去试试。”

“行,就照你说的办。” 老张微微点头,表示赞同,随即看向阿花,“阿花,你明儿个一早就出门,沿着周边的工厂、店铺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招工的。我呢,在社区里再深入问问,把大伙的详细情况摸个透。”

分工既定,众人如同上了发条的钟表,各自忙碌起来。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阿花就迈出家门。她沿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街道,一家一家地叩响周边工厂、商店、餐馆的大门,脸上堆满笑容,陪着小心,轻声细语地询问是否有招工需求。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盆冷水,兜头浇下。经济形势不景气,就像一场凛冽的寒冬,许多店铺自身都在勒紧裤腰带裁员,哪还有余力招人呢?

烈日高悬,炙烤着大地,阿花跑得口干舌燥,嗓子眼儿直冒烟,双脚像被灌了铅一样,每迈出一步都无比沉重,但她咬着牙,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路过一家新开张的花店时,她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一丝曙光,还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走了进去。

“老板,您好!请问您这儿招人吗?” 阿花礼貌地问道,声音带着几分疲惫与期待。

花店老板是个年轻姑娘,正专注地摆弄着娇艳欲滴的鲜花,闻言抬起头,目光扫过阿花:“暂时不招呢,不过看你这小姑娘挺机灵的,要是以后有需要,我第一个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