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苏州。
常升躺在椅子上吃着猪圆掌,“老三,你说大哥去了这么久,也没个信传回来,不会出啥事儿了吧?”
常森笑了笑,“二哥,大哥那可是十万军中无敌手,百万军中能取上将人头的猛人,王保保死后,北元再无一个能打的,现在能跟大哥一较高低的,只有张定边了。”
当年要杀了朱元璋,被常遇春拦下的那个张定边。
张定边,元末着名猛将,陈友谅部将,而且还是陈友谅的发小,官至太尉,至正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死,而后拥立陈友谅之子陈理为帝。
张定边是陈友谅的发小,情同兄弟,陈友谅这一生,只有对张定边的忠诚从来没有怀疑过。
而张定边也给了陈友谅至死不渝的回报,如果当时陈友谅迎了,那张定边和陈友谅一定是史书上一对千古君臣楷模。
张定边跟陈友谅一样,也出身渔家,他不但勇猛善战,而且知天文识地理,甚至还懂得算卦,是陈友谅的儿时伙伴,也是他的死党,早在湖北时就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发誓生死与共。
陈友谅一生多疑,但是对张定边极为信任。
当时在鄱阳湖大战时,张定边率领他的三条战船一刻不停,直接冲向朱元璋旗舰。
百万军中取朱元璋首级。
张定边勇不可挡,以孤军冲进朱元璋水军前阵,此时作战双方都被他惊呆了,陈友谅军也不知为何出现这一情况,张定边当时这么干,没跟陈友谅说。
而朱元璋那边更是没有提防,前锋纷纷败退,张定边也不理睬,直奔朱元璋而去。
眼见朱元璋就要死在张定边手下,常遇春弯弓搭箭,射瞎张定边一只眼。
可以说常遇春一箭奠定大明的基业。
史书记载,七月,友谅骁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舟胶于沙,不得退,危甚,常遇春从旁射中定边,通海复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乃得脱。
后来朱元璋赢了,张定边就在栖霞山,皈依佛门了。
法号沐讲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