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相公听到这话,心中一喜,连忙追问方法:“道长,还请您明示,到底该如何准备祭品,又怎样封印海龙呢?”
道士却只是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此乃天机,还需你自行探寻,老道出家人不便过多干涉。世间万物皆有定数,有些事情,唯有亲身经历,方能领悟。”
张老相公虽有些失望,但他深知道士所言或许自有道理。他再次向道士行礼道谢:“多谢道长告知,晚辈定当竭尽全力。”
离开道观后,张老相公并没有立刻下山。他在道观附近的一块石头上坐下,仔细思考着道士的话。他知道,这一路的艰难险阻还在后头,要找到合适的祭品,还要探寻封印海龙的方法,谈何容易?但一想到百姓们受苦的模样,他救百姓于水火的决心愈发坚定。
他暗自思忖:“祭品要能让海龙满意,可这海龙究竟喜欢什么?封印之法又该从何处找寻?”他回忆起自己翻阅过的古籍,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突然,他想起一本古籍中提到过,海中的神兽喜好奇珍异宝和纯净之物。或许,祭品可以从这方面着手。
至于封印之法,他决定先回到县城,召集那些有学识的人一起研究。众人拾柴火焰高,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找到办法。
休息片刻后,张老相公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山下走去。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不会放弃。
祭礼筹备,赤诚守愿
张老相公拖着略显疲惫却依旧坚定的步伐回到县城,还来不及掸去身上的尘土,便马不停蹄地着手筹备祭海之事。他深知,每耽搁一刻,百姓就多一分危险,海患不除,县城永无宁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稍作休整后,张老相公即刻差人向县城里的乡绅富户送去请帖,邀他们至家中一聚。第二日,众人陆续到来,宽敞的厅堂很快便坐满了人。这些乡绅富户平日里养尊处优,衣着光鲜亮丽,此刻却都带着几分好奇与疑惑,交头接耳地猜测着张老相公此番召集的意图。
张老相公见人已到齐,清了清嗓子,神色凝重地站起身来。他先是向众人行了一礼,而后言辞恳切地说道:“诸位,今日邀大家前来,是为了咱们县城深受其害的海患之事。想必大家也都清楚,这些年海难频发,无数百姓葬身海底,无数家庭支离破碎。”说到此处,他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满是悲戚。
接着,张老相公详细讲述了自己前往深山,寻找隐居道士的经历,以及道士所言海龙作祟之事。他的讲述生动而详实,众人听得聚精会神,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疑惑逐渐转为震惊与担忧。
“如今,唯有按照道士所言,筹备祭礼,以祭品安抚海龙,再设法将其封印,方能平息海患,保我百姓平安。”张老相公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眼中满是期待,“此事关乎全县百姓生死存亡,还望诸位能伸出援手,出钱出力。”
众人听后,一时陷入了沉默。片刻后,一位穿着锦缎长袍的中年乡绅率先开口:“张老,您说的这些,实在太过离奇。这海龙之说,是否属实,还未可知。贸然筹备祭礼,耗费大量钱财,万一……”他的话还未说完,便被另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打断:“话不能这么说,海患如此严重,我们总得试试。张老一生为百姓着想,此番又不辞辛劳前往深山,他的话,我信!”
在老者的带动下,众人纷纷表态。有的慷慨解囊,主动捐出大量钱财;有的表示愿意出力,帮忙筹备祭礼。张老相公看着众人,心中满是感动,他再次向众人行礼致谢:“多谢诸位,有了大家的支持,此事定能成功。”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老相公全身心地投入到祭礼的筹备工作中。他亲自前往集市,挑选祭品。在牲畜市场,他仔细打量着每一头牛羊,挑选那些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的,作为献给海龙的祭品。他还精心挑选了各种珍馐美酒,每一样都力求品质上乘。
“老板,这酒一定要是最纯正的,不能有丝毫掺假。”张老相公对酒坊老板说道,“这可是关乎全县百姓安危的大事。”酒坊老板连连点头,保证定会拿出最好的酒。
同时,张老相公安排城中手艺精湛的工匠,在海边打造一座巨大的祭台。工匠们日夜赶工,用巨大的石块堆砌起祭台的基座,再用坚实的木材搭建祭台的主体结构。祭台呈方形,高约三丈,气势恢宏。
祭台建成后,张老相公又请来了城中擅长绘制符文的画师,在祭台四周挂满的红绸上绘制神秘的符文。画师们依照古籍记载,一笔一划地勾勒着符文,每一道线条都蕴含着神秘的力量。红绸在海风的吹拂下猎猎作响,符文仿佛也随之舞动起来。
在筹备祭礼的过程中,并非一切都一帆风顺。有一些人对张老相公的做法表示质疑,他们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这张老相公,是不是年纪大糊涂了?靠这些虚无缥缈的祭祀,怎么可能平息海患?简直是浪费钱财。”
面对这些质疑,张老相公并未动怒。他耐心地向众人解释:“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海患当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这祭礼,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希望。哪怕只有一丝可能,我们也要全力以赴。”
为了安抚百姓的情绪,张老相公还时常到街头巷尾,与百姓们交谈,告诉他们祭礼的筹备进展,让他们安心。他的话语充满力量,让百姓们原本悬着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张老相公日夜操劳,常常忙到深夜。他既要监督祭品的准备,确保每一样祭品都符合要求;又要关注祭台的建造进度,保证祭台按时完工;还要安抚百姓的情绪,解答他们的疑问。他的脸上渐渐出现了黑眼圈,身形也愈发消瘦,但他的眼神却始终坚定。
终于,经过数日的努力,祭礼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祭品已经准备就绪,祭台也建造得庄严肃穆,只等祭礼之日的到来。张老相公望着海边的祭台,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此次祭礼能够成功,平息海龙的怒火,还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祭海伏龙,惊心动魄
祭礼当日,天刚蒙蒙亮,海边便已人头攒动。百姓们从县城的各个角落赶来,他们的脸上带着忐忑与期待,眼神中透露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有的扶老携幼,蹒跚前行;有的步伐匆匆,神色焦急。大家都怀揣着同一个心愿——希望这场祭礼能够平息海患,让这片海域恢复往日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