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吴门画工

丹青幻梦

第一章:画工初遇

明朝末年,苏州城的吴门一带,画坊林立,笔墨飘香,处处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城中有一位画工,虽无名气,却画技精湛,对绘画有着极高的热忱。他每日天未亮便起身,在狭小昏暗的作坊中,对着山水花鸟、人物器具潜心描摹,满心期待着能在绘画一途有所建树。

一日,画工如往常一样在街头卖画,摊位前冷冷清清。就在他满心失落之时,一位身着锦袍的公子踱步而来。公子面容英俊,气质不凡,目光在画工的画作上一一扫过,随后停留在一幅仕女图前,眼中闪过一丝惊艳:“这画倒是有些韵味,画工,这画怎么卖?”画工受宠若惊,忙不迭地报出价格,心中暗自欣喜,觉得自己的画作终于得到赏识。

交谈中,画工得知这位公子乃是城中富商之子,名叫周逸云,对书画颇为喜爱,家中收藏了不少名家真迹。周逸云见画工虽衣衫朴素,却透着一股对绘画的执着劲儿,便有心结交,说道:“我看你画技不错,若不嫌弃,可常来我府上,与我一同探讨画艺。”画工连忙道谢,自此与周逸云结下了缘分。

第二章:绘像惊梦

不久后,画工应周逸云之邀来到周家。周家宅邸气派非凡,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园中奇花异草竞相绽放。周逸云带着画工来到书房,只见书房中摆满了书画作品,墙上还挂着几幅名家之作。画工看得目不暇接,心中满是羡慕。

周逸云拿出一幅画卷,缓缓展开,说道:“这是我亡妻的画像,可惜画得不尽人意,你可有法子将她画得更传神些?”画工凑近一看,画上女子面容秀丽,却总觉得少了几分灵动。他沉思片刻,说道:“公子放心,我定当竭尽全力。”

画工回到家中,日夜对着画像揣摩。他闭上眼,脑海中便浮现出女子的模样,每一笔都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几日后,画作完成,画中的女子仿佛活了过来,眉眼含情,顾盼生姿。周逸云看到新画像,激动得热泪盈眶:“画工,你真是神来之笔,这才是我心中亡妻的模样。”

然而,当晚画工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那位女子竟从画中走出,袅袅婷婷地来到他面前,轻声说道:“多谢公子将我画得如此传神,我特来答谢。”画工又惊又喜,想要与女子交谈,却突然从梦中惊醒。他只当是自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并未放在心上。

第三章:心魔渐生

随着在画坛的名声渐起,画工的心态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开始频繁出入达官贵人的府邸,为他们作画,获得了丰厚的报酬。曾经对绘画纯粹的热爱,渐渐被名利所取代。

一次,一位权势滔天的官员找到画工,要求他为自己绘制一幅彰显功绩的巨作,承诺只要画得满意,重重有赏。画工为了讨好官员,不惜违背自己的艺术理念,一味迎合官员的喜好。画作完成后,虽然得到了官员的夸赞和丰厚赏赐,但画工心中却隐隐有些失落。

与此同时,周逸云察觉到了画工的变化。他找到画工,语重心长地说:“画工,你本有极高的绘画天赋,从前作画是为了心中热爱,如今却被名利蒙蔽了双眼。长此以往,你的画技恐难再有进步。”画工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周逸云不理解自己,认为在这世间,名利才是实实在在的。

第四章:画作失魂

此后,画工依旧沉浸在名利之中,四处奔走,为了金钱和地位不断作画。但他渐渐发现,自己的画作越来越空洞,失去了曾经的灵气和神韵。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无法找回当初作画时的感觉。

有一次,一位富商请他为自己的母亲绘制寿像。画工精心准备,却怎么也画不出老人慈祥的神韵。他反复修改,却始终不满意。富商见他迟迟交不出满意的作品,渐渐失去了耐心,不仅拒绝支付报酬,还在城中四处诋毁他。

画工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迷茫之中。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想起周逸云的劝告,心中懊悔不已。他回到自己的作坊,看着曾经那些充满灵气的画作,泪流满面。他明白,自己为了名利,丢失了最宝贵的东西。

第五章:重拾初心

在痛苦的挣扎中,画工决定重新找回对绘画的初心。他关闭了作坊,独自一人来到山林之中。山林里静谧清幽,鸟语花香,他每日对着山水写生,感受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

一日,他在溪边写生时,又看到了梦中的那位女子。女子微笑着看着他,说道:“你终于找回了自己。绘画之道,在于心,而非名利。”画工恍然大悟,他对着女子深深一拜,说道:“多谢姑娘点醒。”

从那以后,画工潜心绘画,不再被名利所左右。他的画作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韵,而且更加醇厚自然。他回到苏州城,依旧在街头卖画,虽然收入不多,但内心却无比充实。周逸云得知他的改变后,前来与他相聚,两人相谈甚欢,一同探讨画艺,画工的名声也再次在苏州城传开,只不过这一次,是因为他对绘画纯粹的热爱和精湛的技艺,他的故事也成为苏州城画坛一段令人深思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