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太子一系列针对自己的举措,阜阳王顿时怒发冲冠,额头上青筋暴起,犹如一条条蜿蜒的小蛇,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森冷气息,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
他心里十分清楚,事态已到了万分紧急的关头,每耽搁一刻,自己的处境就会愈发危险。于是,他一刻也不敢拖延,立刻在王府密室召集心腹,福王也在接到消息后匆匆赶来。
密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摇曳的烛火在黑暗中跳动,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庞。众人围坐在一起,屏气敛息,一场全面反击的计划,就在这片寂静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福王微微向前倾身,眼中闪烁着狡黠与算计的光芒,低声对阜阳王说道:“贤侄,如今民间本就对太子的一些传闻有所不满,这可是咱们扭转局势的绝佳时机。”
他稍作停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我们派人扮成普通百姓,混入京城的各大集市、庙会。这些人只需在人群中四处宣扬,就说太子为了一己私利,蓄意诬陷你我二人。”
“就讲太子想借张四英遇刺案打压异己,巩固他的储君之位,而这起刺杀案,实则是他精心策划的阴谋。” 福王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空中比划着,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仿佛已经看到了太子被众人唾弃的场景。
为了让谣言更具可信度,福王接着道:“我们还得编造一个详实的故事。就说张四英生前与太子在利益分配上产生了激烈冲突,太子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为了增强说服力,我们安排几个‘知情人’在人群中,让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所谓的‘内幕’,时不时添油加醋,说得有板有眼,定能吸引众多百姓围观。” 阜阳王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神情。
一时间,市井间谣言四起,犹如一阵狂风迅速席卷了整个京城。民众们茶余饭后都在议论纷纷,对太子的质疑声越来越大,街头巷尾都充斥着对太子的不满与猜测。
阜阳王深知,仅靠舆论还远远不够,他与福王四处奔走,拉拢平日里与太子政见不合的大臣。这些大臣有的是因为在朝堂决策中与太子意见相左,心中早就憋了一股气;有的则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担心太子掌权后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很快,他们便聚集在了阜阳王的麾下。
在查案方面,阜阳王深知,要彻底摆脱嫌疑,就必须找到真正的凶手,或者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他暗中派出府中的高手,这些人身手敏捷,行事果断,犹如黑夜中的幽灵,来无影去无踪。他们第一时间奔赴燕州,目标直指李太存的调查工作。
到达燕州后,他们四处制造混乱,故意破坏现场证据,将原本清晰的线索搅得一团糟,误导调查方向。他们还买通了一些太子看不上的门派,让他们在李太存调查时故意捣乱,干扰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