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孔衍并不完全反对孔蘩露所上奏表的内容。
那份奏表的中心思想,是忠君。
喜出望外!
孔衍见孔蘩露喜形于色的模样,叹气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汝固有切谏之直,未得文理之仁,复何喜耶?”
孔蘩露急忙收起笑容,叉手称是。
孔衍知道他口不对心。
但忧虑当今局势,孔劭、谢弼那些大言欺天之辈不可信重,桓志却已然与他们走到了一起。
这般情形下,难倒真的可以袖手旁观,道不行则浮于海吗?
那样,孔衍身为大修士,保全自己又有何难?
可是蓬莱百姓又该如何?
襄公矩、许季山、高获、杨凤等人希望以道理说服桓志。
孔衍却是不报奢望的。
恰好,孔劭要将他排挤出来,而仙门这里的孔蘩露,又上奏了那样一份表章。
孔蘩露只认为他在表章中是与世家门阀宣战。
却不知,孔衍看到的是“尊王”,是“复礼”!
当今士族败坏天下的根源,在孔衍看来就是汉帝权威日衰,礼制由此崩坏。
士族苛剥百姓、凌侮君王,都不过是礼制崩坏所带来的结果与现象。
孔蘩露在奏表中要罢名士,削门阀,他或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真正的诉求是什么。
孔衍,正是看到了孔蘩露的这一可取之处,才原意遂了孔劭的愿,放弃参与论道法会,不远千里前来仙门。
如今,确定了孔蘩露与仙门暗中发生的事情并无关系,孔衍也就再无犹豫。
孔蘩露,如今也是桓志看重之人。
孔衍反对孔劭、谢弼等人的做法,那就干脆帮助、影响孔蘩露,从而间接争夺在桓志身边的影响力!
看看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所以,孔蘩露虽说不是理想中的弟子人选,孔衍也决意悉心教导。
至于理想中的弟子。
眼前倒是真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