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冥土秘闻龙虎故事(1)

乾心论道 客笑而还 1210 字 15天前

孔衍矩步方行,踏在蒙霜草叶之间。

立在一旁的苏元明霎时间悲从中来,好似每年跟着母亲,祭拜早逝的父亲时一般。

而后便见七缕肉眼可见的黯淡气息,从地上躺着的七具尸身上飘了出来。

儒家祭仪还魂。

这是专治《礼》学的礼儒一脉才能施展的法术。

因儒家祭礼规矩严格,参与祭拜者与死者之间的关系不同,所须奉行的祭仪也不同,故而儒家其它支脉的修士,即便知晓祭仪的全部规矩,但因其自身与死者的关系约束,便不能越过关系的远近不同,进行唯有至亲之人才能行的“召魂祭仪”。

强行施展,因不合礼数,要么祭仪失败,要么召还者魂魄直接化为厉鬼。

唯有礼儒一脉的大修士,可以充为司祭,因职事而跨越亲疏关系的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均可成功施展这门法术。

当然,礼儒一脉的大修士,即便有这样的能为,也是不会肆意而为的,原因很简单,若是他们做不到依礼而行,一身能为自然也不存在。

孔衍若非是有正当理由,且事关蓬莱安定、前代宗室坟茔、当代君主名誉,也是不会在未得死者亲属同意的情况下,做这种事的。

随着七道气息浮现,一一化为虚幻人形。

孔衍对七名隐隐恢复了常人体态,与地上尸体大不相同的魂魄肃拜行礼,而后高声唱道:“忌日不用,非不祥也!”

苏元明懵懵懂懂。

九环狸也瞪大着眼睛,这种景象可是难得一见。

凡人亡故,有几个能留有魂魄再与世人相见的?

一般情况下,真的见到了那叫见鬼。

能托梦的大都是有些修为的修行中人。

而与孔衍相对的这七位,却一个个清明无比,按照九环狸家老祖宗们的说法,这叫清灵之鬼,是修行鬼仙的前提!

只可惜鬼仙法门在中古时就打烂了,后世之人知晓这一传承名号的都极少,更别说亲眼见识了。

陈仲知道苏元明肯定不懂,便低声向他解释。

“忌日不用,言志有所至,不敢尽其私也。”

儒家祭仪,要求死者至亲在忌日极尽哀悼,不做其它事情。

而这样要求,不是因为觉得忌日不祥所以不做其它事,只是因为哀痛思念死者到了极处,无法再做其它事了。

孔衍唱词,活人听到的是礼,死者魂魄听到的是抚慰。

他召还魂魄固然是为了准确描绘出那主事之人,但既然召还魂魄,那么礼当先行抚慰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