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常备守军虽仅两万左右,但立于险隘之上,足以抵挡二三十万大军。
因此,联军从一开始就未打算攻占此地,攻下损失极大且周围无资源可取。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此城汇聚了各种佣兵、冒险者及商团不下十五万人。
大陆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战争来临时,城主可根据国家法律,临时抽调城中的佣兵和魔法师入伍,并征集其他战争资源。
若联军真的攻打苏克尼达城,对方可以迅速集结一支不下五万的军队。
这支军队虽为临时聚集,但单兵素质极高,包括剑士、骑士、魔法师和弓箭手等。
当然,如果是在广阔之地摆开阵势交战,这支临时军队自然难以抵挡两万正规军。
但这是在苏克尼达城,一个依山而建的城池。
因此四人推断,尼托不会攻打苏克尼达城,而是会一路向东,穿过马格索地区的几百公里山地,前往菲阿城。
菲阿城不仅有粮草供给,且地处交通要道,扼守东西往来之路、易守难攻,适合联军休养整兵。
作为两位老元帅他们比两位大公想得更多。
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比如卡尔扎为何不事先截断河岸,将联军围困于此?这样只需花费一些时间,就能让几十万联军大败。
再说对方在后面步步为营,为何要将联军逼向马格索地区,而不是其它地方?
还有那个金千里,似乎一直没有出现。
两人心知这个少年肯定还有后招,只是猜不透对方下一步会如何行动。
此时他们,只能期望前线的两位联军元帅能够灵活调动,且小心谨慎。
“两位大公,当前局势紧迫,两国需立即着手征兵,以备随时增援尼托元帅。”
商讨结束后,老元帅瓦维斯神色凝重,对大公提出了商议的结果。
两位大公对视一眼,其中一人询问:“老元帅,请问征兵与再次派兵的具体数目应为多少?”
瓦维斯稍作停顿,脸色愈发沉重:“两国合计需征兵四十万,再次派兵应不少于二十万人。”
两位大公听罢,不禁倒吸一口冷气,面露难色。
要知道,此次战争已投入兵力七十万,两国各出兵三十五万有余,这对于任何一个公国而言,都已是倾尽全力。
如今再征兵二十万,除去国内其他地方的守备力量,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更别提粮草军械,及士兵抚恤等庞大开支。
若此战不胜,国力必将大损。
然几十万联军此刻危在旦夕,又不能坐视不理。
两位大公此刻深感骑虎难下,终于明白,当初两位老帅为何反对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