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联军元帅尼托,几次大败,损兵数十万,自是对金千里恨之入骨,暗暗发誓一定要活捉此人。更何况,现在山上还有敌军元帅卡尔扎的女儿。
不久后,尼托下令十万大军集结,想要一举攻上山去,活捉金千里与卡尔扎之女。
起初,副元帅约琼纳极力反对,说金千里狡猾多端,眼下在山上必定又设下了陷阱,劝尼托不要轻举妄动。
但尼托自信手握各方情报,且对阿尔恒山的地形了如指掌,观察卡尔扎的布军后,认为金千里难逃他的围捕。
两人的意见不合,最终起了争执,约琼纳的反复劝阻让尼托感到恼火,甚至嘲笑约琼纳因之前的败仗而胆小如鼠。
约琼纳见劝阻无效,又深知两公国在历次战役中损失惨重,便不再多说,独自离去。
幸运的是,尼托虽然报仇心切,却听取了约琼纳的一条建议,没有亲自领军前往。
拂晓时分,十万大军离开了菲阿城,直奔阿尔恒山而去。
这一切,早在昨晚联军集结之时,就被金千里获悉了。
他利用黑夜作为掩护,除了留下几百人外,其余将士悄然渡过了卡伦多河,向北撤退。
几天前,他已派人架设好了过河工具,如今山上的数百人,不过是用来迷惑敌人罢了。
清晨的阿尔恒山看似平静,山上的旌旗随风飘扬,与往常无异。
若不亲自上山探查,根本无法发现山上的数千人早已撤离。
与此同时,从帕拉洲城出发的十万帝国军队,也正向阿尔恒山进发,而联军尼托早已有所准备,派出了十五万军队前去拦截。
中午,两军在距离阿尔恒山二十公里的地方相遇。
不过甚是诡异,双方摆开阵势,却并未立即交战,似乎都在等待阿尔恒山的消息,山上的结果,将决定两军的胜负。
身在菲阿城的尼托,感到了一丝不寻常。
从时间和行军速度来看,对方的援军行动似乎有些异常,与联军相遇后就不动了,这哪像去支援阿尔恒山,似乎根本不管倚天营的死活,如同在行军练兵。
尼托想要撤回围攻阿尔恒山的军令,但又觉得撤兵可惜了,而且他不愿被约琼纳嘲笑。
他犹豫不决,时间越久,越后悔派兵围捕金千里。
他知道金千里能数次打败自己,自然不容易被擒获,其中必定有陷阱。
然现在一切都已晚了,十万联军已将阿尔恒山围得水泄不通。
领军的将领是奇东尼拉,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他已是六级剑士,战功赫赫,在同龄人中堪称佼佼者。
此处离山脚还有五六里之遥,他只让将士们稍作休息,便下令全军散开,潜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