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初名宥,唐宪宗第三子。唐穆宗一共有五子,其中竟然有三个做了皇帝,即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这在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太平公主口后来问傅小D什么原因,傅小D道:“他前世是高僧,放生很多,所以后代子孙昌盛,但今生他改修行道教,痴迷炼丹,恐怕性命堪忧。”
穆宗刚即位时,傅小D正在阿拉伯作战,西北少数民族引兵犯境,神策军中尉梁守谦将神策军4000人及八镇兵赴援,形势很是紧张,大臣们跪倒在延英殿门外切谏。穆宗此时收到了傅小D的援助,包括粮草和大炮,由傅致远管理,隐藏在长安城外的密林中。于是他对大臣们说:“朕已决定去看神策军摔跤,不要再上疏烦我了。”谏官再三劝谏也是无效。穆宗每三日来神策左右军一次,同时驾临宸晖门、九仙门等处,目的是为了观赏角抵、杂戏等表演。利用阿拉伯物质,他在宫里大兴土木,修建了永安殿、宝庆殿等。
回纥族看到大唐越来越富有,就不敢兴兵作乱了。
唐穆宗按照傅小D要求,封李忱为光王。意味着他将会发扬光大大唐辉煌。但李忱看上去痴痴的,好像智力有些问题。唐穆宗通过傅致远问傅小D怎么办?傅小D通过天眼,发现李忱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但需要经历一段磨难。于是为他开发了般若空间,他得到了孔雀王照顾,随时能转危为安。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忱逐渐长大成人。他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贤良品性,这使得他备受赞誉。然而,命运却总是充满变数。当穆宗病情危急之际,他曾有意将皇位传给李忱。但在宰相们和宦官们的争执中,这个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什么?皇上想把皇位让给他?”太子李湛怒吼道。
“我认为是傅小D的意思。否则父皇不会这么痴迷于看杂戏。”次子李昂分析道。
“看杂戏与他有什么关系?”李炎问。
“据仇公公说,他在等待皇叔觉醒。”李昂道。
“觉醒?难道他在睡觉?”李湛皱眉问。
哈哈哈哈,十六宅里爆发出哄堂大笑。
十六宅,是唐代诸位亲王的居住地。
也许正是从那一刻起,李忱开始意识到自己处境艰难,如履薄冰。因为他深知,在接下来即位的几位侄子眼中,他成了一个潜在的威胁。面对这种情况,李忱别无选择,只能韬光养晦,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和才能。他在众人面前保持沉默,装出一副呆傻愚笨的模样,以此来保护自己。这样一来,那些心怀叵测的人便会放松对他的警惕,认为他毫无威胁可言。而他则可以暗中观察,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
他在做亲王时,往往一天都不说一句话,敬宗、文宗、武宗这三位皇帝,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便是前往光王府寻找乐趣,绞尽脑汁地想要逗李忱开口说话。即便是文宗这位向来以老实着称的皇帝,也曾讲出如此话语:“若有人能让光王开口说话,朕必有重赏!”
一次,敬宗带着他去看瀑布,敬宗就要忍不住说出一句李白的诗词,但是忽然一转念,想试试这位皇叔是不是真傻。
“飞流直上三千尺——”他等着李忱接话。
如果他能说下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说明不是真傻。
或者他直接纠正他说错了,“瀑布怎么能直上三千尺呢”,同样说明他不傻。
但这位皇叔却道:“缘是香炉冒青烟!”
周围人捧腹大笑,要是李白还在的话,还不给气死?
这个笑话更加坐实了他是个傻子的结论。
倘若说喜爱游山玩水的敬宗尚未将其叔父视为重要人物,而文宗除了寻求欢乐之外并未对叔父施加过多刁难,那么待到武宗即位之后,李忱所面临的处境则要险恶得多。
因为李忱越是沉默不语,武宗就越是不安。武宗在会昌三年(843年),他在宫中设宴招待好友,一脚把“傻子”踹到粪池里,李忱还如平时那样傻傻地笑,然后趴里面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