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想将天子的位置归还给尧的儿子朱丹,以示对尧的忠诚和对传统的尊重。然而,天下的诸侯们并不真正臣服于朱丹,每当有重大事务需要决策时,他们总是选择来找我商议。朱丹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没有实权。
我深知,这一切都是天命的安排,是天意让我再次承担起天子的重任,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重新登上了天子之位。
在重新登上天子之位之后,我打着天子的旗帜,以无比恭敬的态度前往朝见我的父亲瞽叟。此时的我,依旧保持着那份孝顺之心,像以前那个孝顺的儿子一样,尊敬和爱戴着我的父亲。同时,我也没有忘记家族的亲情,封我的弟弟象为诸侯。
然而,我的儿子商均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才能来承担天子的重任,我深知,国家的未来不能依赖于无能的君主。因此,我预先向天下推荐了禹,这位治水有功、深得民心的大臣。我相信,禹的能力和德行将能够带领国家走向更加繁荣和稳定。我在位三十三年时,把天子之位禅让给了禹。让他分担了大部分的工作。
我勤政爱民,为了加强中央与各地的联系,我规定各部落君长定期要来蒲阪朝见天子一次。而我作为天子也要照例每年前往全国各地巡狩一次。每次巡狩,除了大臣随扈以外,娥皇女英都随行照顾我的起居。我们三人同行,恩爱非常。娥皇女英不仅是我的伴侣,也是我的助手,她们的智慧和关怀是我治理国家的重要支持。
在我统治的第三十九个年头,那个炎热的盛夏,我们一行人巡狩至洞庭湖畔。由于酷暑难耐,娥皇与女英选择留在湖中的君山避暑,而我则继续我的南巡之旅。
那夜,女英在梦中见到了我,不再是天子的装束,而是乘坐着装饰华丽的瑶车,被霓裳羽衣的仙女们簇拥着,从天而降。我告诉她,我已经离开了人间,嘱咐她们不要悲伤,因为人生终有离别之时。
女英从梦中惊醒,心中充满了不安和对我的牵挂,急忙将梦境告诉了娥皇。娥皇虽然安慰她说梦境不足为信,可能是她太过思念所致,但她自己内心也感到了不安。
不久,噩耗传来,我已在苍梧山离世。同时,还有我留给娥皇女英的遗言:“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她们感到所有的希望和努力都已化为泡影,多年的恩爱和奋斗都已成为过去。
娥皇女英悲痛欲绝,泪水涟涟,身心俱疲。她们的悲伤日渐加深,健康也受到了影响,眼泪流干后,眼中竟流出了血泪。
那夜,浓雾笼罩了君山,电闪雷鸣,乌云密布,狂风暴雨肆虐,洞庭湖波涛汹涌,仿佛要吞噬岳阳城。娥皇女英的悲痛感动了上苍,天神将她们的泪水和血泪收集,洒在了君山的翠竹之上。在这场风暴中,她们突然感到了一种清醒,仿佛我正在召唤她们。她们精心打扮,如同迎接我归来一般,手牵手投入了洞庭湖的怀抱。风停雨歇,湖面恢复平静,而君山上的翠竹上留下了点点泪痕,成为了她们对我深情的象征。
我大半生巡狩之旅,最终在苍梧之地画上了句点。我的遗体被安息在江南的九疑山,也就是今天的零陵,那里成为了我最后的安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