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重建大明。
然后雨季结束,进入旱季,李鸿基重新在马尼拉遗迹上重新建城。
因为新的城址位于巴石溪南方,于是取名溪阴。
就在李鸿基准备趁着旱季继续南下,一扫敌人的时候,与他一起来的南海舰队接到调令,前往杰荼省、缅甸省,应对红毛番来袭。
此时,正是尼德兰海上马车夫崛起的时代,这一次暹罗、东吁两王勾结来的势力之中,最积极的就是尼德兰。
因为西班牙与法兰西要应对桂王系大明的进攻,已经没有力量投入,葡萄牙还在折腾加勒比跟巴西,以及在西非买卖黑奴,好不乐乎,并且短时间内他们只有果阿一个港口,还是给莫卧儿汗国打下手,莫卧儿汗国现在又有大顺驻天竺大臣马渡的伺候,还有高原贸易路线,靠压榨本地达利特、首陀罗、吠舍,就能吃饱喝足,也没心思对东面下手。
所以真正主力只有尼德兰。
这帮人也是当强盗惯了,进来之后沿着若开、仰光、马六甲、狮城四个港口烧杀抢掠,损害本地百姓。
华人还好,因为有大顺的岸防炮掩护,损失不多。
可是围绕华人生存的土着就遭殃了。
不仅在海岸被劫掠,还要被从山林里冲出来的勐族侵扰,这些勐族很多都是不服管的土着,一旦烧杀劫掠成习惯,很容易影响未来的局势。
所以于情于理,大顺都要出兵。
海军调集过来是为了阻止红毛番过分深入南洋,保证航线安全。
至于陆地的防护,只能也必须要求本地藩镇跟属国出兵。
所以,暹罗王巴塞通、东吁王莽貌吉同时接受了命令出兵围剿孟族,但他们出工不出力,还派人去跟孟族谈判,告诉他们并不是两国想要打他们,而是大顺的命令,有什么事情找大顺去,劫掠他们能发财,剩下的大家装装样子就是。
然后真的有一些孟势力劫掠发财了,如此刺激之下,又有一大群孟族势力下山,朝着大顺的仰光、苏梅岛、马六甲三地同时发动进攻,一时间,中南半岛沿海的暹罗、缅甸、杰荼三省同时遭到了袭击。
所以,中南半岛这边要出兵。
估计要打好几年,南海舰队就得出面护航,保证物资运输。
因此李鸿基的南下进度被迫暂停,转而投入溪阴、邦楠、民都洛岛的经营之中。
原本他认为一年就能横扫吕宋的计划,算是落空了。
不过除了在本地经营,他还积极联系米沙鄢人,让他们去刺杀、解决躲藏在宿务岛上的朱聿鐭。
不为别的,主要朱聿鐭死了,剩下的明朝忠臣就算吹了。
因为大部分跟着朱聿鐭来吕宋搏命的福建军户,七成选择改旗易帜,成为大顺吕宋省军民,只要给李鸿基几年运营,朱聿鐭必败无疑。
也恰如他所想。
命令下达第三个月,朱聿鐭在雨林感染瘟疫的消息传来。
隔年,朱聿鐭病死,绍武帝朝臣内乱,一部分想投降大顺,一部分想扶持唐王朱聿锷登基,最终投降派被驱逐,逃亡溪阴,告知始末。
难得机会,李鸿基安排一支蜈蚣快船在冲上岛,半个月之后抓住了最后一代唐王朱聿锷,然后连带着朝臣一起共十六人,发往顺天府。
至此,南洋再无明朝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