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不在乎。
城内的百姓也很快恢复了生活和生产,城外已经有了工厂的雏形,做肉类加工和羊毛加工,百姓很容易就能找到活干,商人也在招徕当地人充当他们和西夏百姓之间的桥梁。
虽然扫盲老师暂时还没有到岗,但已经有聪明的西夏人自学了汉话,甚至简单的汉字。
这才几个月的功夫,西夏百姓已经不再惶恐不安。
“这才哪儿到哪儿?你们可知清丰百姓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再没有饿死的,就是乡下最穷的人家,没了青壮,官府也管他们吃喝,冬天还有免费的蜂窝煤领,就是死了,官府也管收尸,什么挫骨扬灰?就没这么回事!尘归尘土归土,人都死了,死后穿再好的寿衣有什么用?”
商人们乐意宣讲阮地的好日子,一分好都要夸大成十分,更何况比起西夏,阮地还真有十分好。
“你家娃子会识数了?好啊!要是在阮地,你家娃子是有大好前程的,别说找个活,就是吏目都考得,哦,你家这是个女娃?那更好了!考吏都要容易些,为啥?女人少嘛!男女是分开考的,定额却是一样多,女人少一些,考上的可能就大一些,这个道理你懂得吧?”
“我家?哈哈哈哈,我是不管几个娃子将来要干啥,如今多读读书,总有他们的好处。”
“要经商可以,我这个当爹的总能给他们留给家产,要考吏也行,不过啊,我倒是盼着他们读书好,将来能考大学,去做个技术人才,那才是一辈子啥也不愁。”
西夏百姓不太姓,不过他们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