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杜甫拖着疲惫的身体,再次踏上干谒之路。
他来到一座新的府邸前,这府邸的气派程度远超之前所见。
门前的石狮子张牙舞爪,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主人的权势。
大门两侧的灯笼上绘着繁复的图案,彰显着主人的尊贵身份。
他鼓起勇气,再次叩响了门环。
在等待回应的间隙,杜甫听到府内传来阵阵欢声笑语,那是权贵们宴饮作乐的声音。
丝竹管弦之音不绝于耳。
这声音,像一把把尖锐的刀,刺痛着他的耳膜,也刺痛着他的心。
门开了,这次出现的是一位衣着华丽的中年妇人,她头戴凤钗,钗上的宝石璀璨夺目。
身上的织锦披风绣着牡丹花纹,雍容华贵却又透着一股凌厉的气势。
她瞥了杜甫一眼,眼中满是厌恶,仿佛杜甫是世间最肮脏的东西。
“你这穷酸模样,来这儿作甚?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岂是你能随便来的?”
杜甫赶忙行礼,说道:“夫人,晚生杜甫,久仰府上威名,特来献上诗作,望能得到贵人赏识。”
“晚生虽出身贫寒,但自幼饱读诗书,对诗词之道颇有钻研,一心想为这盛世添砖加瓦。”
妇人冷笑一声,那笑声仿佛裹挟着寒霜。
“就你?也配?如今诗坛,讲究的是辞藻华丽、意境高远,你这诗作,如此质朴无华,能入得了谁的眼?”
“我们府上往来的都是文坛名流、达官显贵,可没功夫搭理你这样的无名小卒。快走开,别弄脏了我家的门庭。”
杜甫正要再开口,这时一个年轻公子从妇人身后走出来。
他身着月白色长袍,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的玉佩,举止文雅,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人的友善。
公子好奇地看了看杜甫手中的诗卷,说道:“母亲,且让我看看。我倒觉得,诗以言志,真情实意才是最重要的。”
妇人皱了皱眉,说道:“你这孩子,懂什么!这些穷书生,不过是想借着诗作攀高枝,能有什么真才实学?”
但年轻公子还是接过诗卷,认真看了起来。
公子看罢,微微点头,说道:“先生之诗,虽用词质朴,却情感真挚,颇有乐府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