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她的脑子

五日后兴州府衙传来消息。

何大婶原名吴秀,年四十,兴州府何家村人,嫁何大壮为妻,生女何怜怜。

何大壮早亡,吴秀独自将何怜怜抚养长大,何怜怜十六岁嫁隔壁史家村史能,一年半后何怜怜生病被史家休弃归家,至此一直与吴秀住在何家村。半年前吴秀母女至鸣沙县治病,再未归来。

经过问询,何家村人对吴秀母女印象淡薄,她们居于村子最外边,鲜少与邻居往来,靠着养些鸡鸭做些绣活在集市售卖为生。

鸣沙县这边也查明,吴秀母女来到鸣沙县后一直居住城南燕儿巷,吴秀母女的房东来县衙说明情况,说她们是来鸣沙县治病,一口气付了整年的租金,说是燕儿巷离太平惠民药局近,方便就医才选择住在这里。

鲍大人立即让衙役兵分两路,一路去吴秀母女住处查看,另一路到药局去,询问何怜怜的病情。

但是很快两班人马垂头丧气的归来,药局的大夫们却一致否认接诊过何怜怜,而去吴秀母女住所的人,行至半途就见城南方向黑烟如柱。

没有意外的,房子被人放火烧了。

两边线索齐断,案件又没了头绪。

刑昭昭不死心,跟钱团头知会了一声,独自去了药局。

她跟大夫说明了何怜怜的情况,她问大夫:“这是什么病?”

几位大夫一致认为是中风,但是发生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身上,他们都觉不可思议。

她又问:“中风病人的脑部是什么样子?”

几位大夫面面相觑,最后年纪最大的齐大夫道:“昭昭姑娘,中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血性中风,一种是缺血性中风,想来出血性中风病人脑部会有血瘀,至于缺血性中风,老夫想应该是 ……应该是 ……”他想了半天,最后摇头道:“老夫学识浅薄,实在想象不出,不如你去问问钟离大夫。”

“多谢。”刑昭昭向着几位大夫道谢,然后看了弟弟和邓大娘子母女,这才回了衙门。

一进衙门就与正要出门的县丞夏春荣撞了个正着。

“大人。”刑昭昭乖乖行礼,语气如常,仿佛不知他请媒婆上门询问一般。

“昭昭。”夏春荣三十出头年纪,个子不高不矮,样貌普普通通,就如任何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一般,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我与你的事情,你可与晴 ……你娘说过?”

刑昭昭未料到他会大大方方问出,一时有些乱了阵脚,她后退半步,惊讶的仰起脸,望着面带急切的夏春荣,她硬着头皮道:“三表叔,您莫要与侄女开玩笑,咱们差着辈分呢。”

“我是不是开玩笑,你总要禀明你娘亲吧,我想知道她有何看法。”

成亲一事向来要遵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但在刑昭昭这里,并不能完全成立,她面容严肃,“多谢三表叔抬爱,但侄女无意高攀。”说罢她福了一福躬身离去。

夏春荣定定站在原地,对着刑昭昭离开的方向发了好一会儿的呆,末了在他的长随夏春生的催促下才回过神,意兴阑珊道:“她们一点也不像。”

夏春生怜悯的望着他,“大人,您这般试探晴娘,她怕是不会高兴的。”

“我也知道她会生气,可我没法子了,她宁可选择做吴启的外室,也不答应嫁给我。”夏春荣脸上的绝望藏都藏不住,“是我伤了晴娘的心,可是那时我 ……我 ……”他的辩解终归化为唇边的一声叹息。

刑昭昭回了仵房,穿戴好围裙、面巾,然后拿出工具走到何怜怜的棺木旁。

钱团头走过来,“你要做什么?”

“我想看看她的脑子。”

饶是一辈子都在和死尸打交道的钱团头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你这样的姑娘居然也会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