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七窍玲珑之心

如果有可能,谁愿双手沾染一同起事的袍泽之血。

四部分设,多权鼎立,拱卫一人。自己面子有了,里子也有了,亏这孩子怎么想出来的。

朱标还是想不通,问道:“父皇,战事我不太懂,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样做,就能杜绝得某些人的野望。”

朱元璋开心笑道:“战争打的是金钱、后勤,参谋总部调得兵动,没有粮草、装备,他拿什么造反。恐怕等不了几天,士兵非造他们的反不可。你能叫士兵饿着肚子、拿着棍棒上战场吗?”

朱标反驳道:“他们平常不吃饭吗?不拿刀枪训练吗?”

朱元璋说道:“当然,几天内他们是不缺的,但一旦开战,便有损耗,没有储备足够的粮草、装备,谁敢兴兵。不要想打以战养战的鬼主意,那是走投无路时的招数。”

“兵者,不仅是国之大事,也是个人性命攸关的大事,战时找不到粮草,要全军覆没的。他们现在不是卷起裤管,就露出两腿泥巴的农夫,都是家世显赫的爵爷,光家里人员的拖累,就能令他们打消这必死的想法。“

朱标:”这些就算说通了,那总参由文人掌握,打起仗来,文人懂吗?”

到底是朱元璋,一窍通百窍,“文人不懂打仗,还不能由手下懂打仗的人出主意。可以这么说,此策略一宣布,他们必定感激涕零。因为,我已经没有了猜忌他们的理由了。“

“明天开大朝会,叫傅忠上朝,当殿呈上军校成立方略,我要亲自宣布成立军校。”

朱标起身要走时,朱元璋又叫住儿子,“那孩子的字号不是叫用心吗,傅友德那老货,生怕我不明白,取的那叫什么字。傅忠有七窍玲珑之心,颍悟非常,就用颖心为字。“

”你把这话告诉他,就说是朕说的,为人之子,不让父亲出丑,也是孝心。况且,他也是朕的半子,有什么趋炎附势之说。”

大朝会不是说开就开的,那得有大事发生。朝臣们纷纷相互打听。

魏国公府,徐达愁眉不展,独坐愁城,开朝以后,皇上与他这个军中第一人,就一直处于互相猜忌的地步,矛盾发展到今日,表面上风景依旧,暗地里惊涛骇浪。

不年不节,又没外敌入侵,想起上次没有结果的朝会,这突然而来的大朝会,他怎能不怕。

历史上,今年就是他们矛盾总爆发的一年,最终以徐达病死收场。至于是不是吃了朱元璋赐予的鹅肉,或者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就得个人自己领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归宁女儿徐妙云开口劝道:“父亲,我觉得这次大朝会,不是冲着您来的。您为皇上冲锋陷阵,立了多少功劳,才做到这军中第一人。皇上对您只是猜忌,您又没有真心想反,他能有什么把柄。”

“就算欲加其罪,也用不着在大朝会上处理,这样反倒寒了大家的心。”

徐妙云算得上一个奇女子,这个后来的永乐皇后,分析得中规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