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友德看到儿子的信,打起了肚官司,信里有两件事,他看不明白,这是要做什么。
第一件事,有四张图纸,一个身高两丈的巨人总成像,外披大红袍子。另外三张草图,由头、躯干和手、脚三部分组成。须得经三处不同之地,由高手皮匠缝制而成。最后一张草图,把前面三种粘合一起。
大红袍子好说,找一家制作精良的成衣缝纫店,推说是为了还愿庙宇,舍的一件衣裳。
这个皮人可就不好办了,要缝制精美,还得保密。光是最后一个皮匠的保密费用,就足够一家三口过上几年丰衣足食的日子。还得把他请到家中,做家庭专职裁缝。
傅友德主管全军器械供应,找到军中人事一打听,离应天不远的吴县,辈辈出皮匠,技艺冠绝大明,他轻车简从,亲赴吴县,走访了高桥乡、三河乡、百丈乡、凤凰乡的不同村镇,分成四处,才搞定了这一切。
第二件事比较容易,采购芦苇,江南遍地都是。切割成小段后,用陶罐密封发酵。至于麦秆、木屑,这在北方就能解决。
等到忙完这一切,傅强带着那些坛坛罐罐,保护着齐泰与黄子澄,不惧风雨,兼程而行。回到榆林,已是两个月过去了。凛冽的北风渐渐消减了它的肆虐,冬天过去,冰雪融化,贫瘠的陕西大地,等着农夫们播种春小麦。
一路上,黄子澄嘀嘀咕咕:”到底是公侯之家,在外做官,还由家中带去这么多的钱财。“
齐泰:“不要乱猜,没看见车辙痕迹不深吗?只怕是古玩字画之类值钱的东西。”
见到齐泰和黄子澄,傅忠既没有见到大贤那样的惊喜,也没有委屈忠臣的傲慢,客客气气请他们坐下,回头对田蕴说道:“我从京里为你请来两个助手,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进士,你们三人商量一下,一起下乡看看,春耕准备得怎么样了。”
这与皇上得交待颇有不同,黄子澄抗声说道:”皇上是要我们做知府助手的,可没听说这种安排。“
傅忠一笑,淡淡说道:”你们是新科进士,又选了翰林,到榆林来无非是镀金而已。先从从六品做起,如若不出差错,我保你们正六品实职回京,哪里委屈了你。”
“既然皇上看中了你们,好好去做,等春耕完毕,如果没有什么不适,下面三个大县随你们挑选。有了主官一县政务的经验,对你们将来有好处。“
官大一级压死人,傅钟几句话,顿时扇灭了黄子澄的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