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二章 傅钟高论

朱标见方孝孺与回人讨价还价的时候,不见傅钟插话,心里颇为纳闷。自己只是个象征,谈到具体事项,还得傅钟出面,他有接纳异族的经验。

从地缘上看,巴彦卓尔将来还是得由榆林监管。从地位上看,卜哈丁只是被蒙元击败的一个小族之主。自己作为将来要君临天下的皇帝,坐等回人纳降就是,何必来管递投名状这些小事。

这是手续上的误差,谁叫自己正好巡视陕西呢。

看向傅钟之时,傅钟正从卜哈丁的回话中清醒过来。

他心中已经想好了定策,当即向朱标点了点头,笑道:“我大明富有天下,对天下各族当一视同仁。卜王既然倾心来归,自不会将你们当作二等臣民看待。我们可作预设,既允许你们归降,将来如果与我朝理念不同,渡过了残元的觊觎后,也允许你们自主选择留还是不留。”

这是什么归降,分明是将朝廷作为回人的避风港。不要说方孝孺、黄子澄不同意,就是朱标心里也是不满,心里在想:“颖心这是何意?”

朱标不表态,事情就谈不下去。

往利夏见话不投机,插话道:“大明的恩义,我们羌人历历在目,没齿不忘。卜王鞍马劳顿,可先去休息,然后随我到处看看,比较比较,以便想清楚其中的关键。”

说完,陪着卜哈丁,离开了大厅。

两人离开后,朱标疑惑问道:“颖心,翻遍历史,从无这样的归降,你打的什么主意。”

方孝孺正要上前驳斥傅钟的谬论,黄子澄却是多次看到傅钟别出心裁的事情。他与方孝孺、齐泰俱为皇上特选的东宫侍读,不欲他出丑,拉了他一把。小声说道:“且听傅大人高论。”

傅钟笑着说道:“殿下曾告诉我,明年朝廷将会讨伐北元太尉乃儿不花、丞相咬住。如果我料不差,主战场将在迤都(元名益图,为大漠南北交通要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达里干嘎南)。

为什么不讨伐也速迭儿,因为他是个跳梁小丑,自立汗位,既为残元朝廷不齿,也不值得大明征伐。

他若有唇亡齿寒的见识,又有同胞之情,肯定会派兵去增援。这样,巴彦卓尔稳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