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日,慧淸正打坐间,沙尼来报,说上一次来的那个钦差和县令又来了,正在前院等候。慧淸心中“咯噔”一下,不知是祸是福。便走了出来,见寺内外站着许多人马,心中更有些忐忑不安。急忙赶了过来,相见毕,引进茶堂,让了坐。慧淸道:“小寺偏僻,难得钦差大人、县令大人再次光临,实乃佛门幸事,老衲感激不尽!”
李侍郎道:“淸凉山虽偏僻,但满山灵气;淸莲寺虽小,却与佛有大缘,本官怎能不来?”慧淸听不明白他说的意思,忙道:“佛门有幸、佛门有幸。”李侍郎道:“你这淸莲寺更是幸中之幸哪!”
慧淸有些茫然,问道:“什么,淸莲寺怎么了?”李侍郎道:“圣上已颁旨,这淸莲寺要重新扩建。来时我已找人勘察过地形,要从这里一直建到山顶,现在的淸莲寺只能是山门殿了。你说,这是不是淸莲寺一大幸事?”
慧淸连忙站起,双手合实道:“阿弥陀佛,实乃淸莲寺之大幸事。不过,寺小人少,哪能化募到这么多银两?”李侍郎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既然是圣上旨意,一切费用都由朝廷拨付,还要你们去化缘吗?”
慧淸心中一亮,急忙跪下行大礼道:“圣上天恩浩荡,功德无量!”李侍郎道:“所以,淸莲寺重建后,就要改名为‘天恩寺’了,这可是圣上亲封的。”慧淸再拜道:“谢圣上隆恩!”李侍郎随招手道:“住持请起,坐下说话。”大家方又坐了下来。
吃了一会茶,说到工程方面的事,慧淸问道:“这么大的工程,如何动工?”李侍郎道:“你放心,淸莲寺暂且不动,先从寺后往上建,等上面大殿等工程建成后,尼众搬出,再重建这山门。”慧淸道:“李大人想得周到,这样就省得来回折腾了。”
县令柳亦风道:“说的是,要不是上一次李大人来这里,看到这淸凉山的好风水,怎能得到圣上赏识,敕建天恩寺?”慧淸道:“钦差大人也是与小寺有缘,恩重如山,老衲感恩不尽!”李侍郎道:“哎,不光是这淸凉山有好风水,而且是你淸莲寺中有得道之人。”慧淸弄不清李侍郎说的“得道之人”是谁,忙敷衍道:“不敢当,不敢当。”
柳亦风乘机问道:“慧淸师父,我姨娘近来修学如何,剃度了吗?”慧淸道:“你问的是高翠兰?”柳亦风道:“正是。”慧淸道:“这事还没来得及向大人禀报呢。两位大人上次走后,老衲就看她心事重重,问她,她也不讲。后来她却突然找我告假,说家中有事情需要自己处理一下,老衲以为她尚未正式剃度出家,就允了她。谁知道她去了就一直没回来。这些日子老衲正念叨这事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慧淸的这番话,说得两位大人瞪大了眼睛,问道:“什么,一直没回来?”慧淸道:“是呀,说得好好的,几天就回的,谁料想一去就没个影儿。”柳亦风听到“没个影儿”这句话特别敏感,心中暗道:“这件事多亏李大人周旋,不但圣上没治自己的罪,还敕建天恩寺,对姨娘是多大的宏恩,可如今姨娘却又没个影儿了!”
他想到上次的事情,怎能不着急,便对慧淸道:“上次钦差大人临走时专门嘱咐,让她在这里好好修行,怎么就让她走了呢?”
慧淸这时似乎才明白,钦差所讲的“得道之人”,乃是高翠兰,天恩寺应该也是为其所建。可她不得其解的是,上次见面时钦差大人还与她争执不休,水火不容的样子,口口声声要治什么罪,怎么这次她就成了“得道之人”了呢?实在想不通,只得苦着脸应付道:“老衲确实没能料到,她怎么就不回来了呢?”
大家沉默一会儿,李侍郎突然站起身道:“走,去高老庄!”慧淸赶忙恭恭敬敬又战战兢兢地把他们一行送出大门。
柳亦风骑在马背上寻思:“前些天高福去衙门找我,还说姨娘惦记着我哪,怎么现在就不在寺中了呢?”又一想:“上次就忘了问高福,姨娘在哪儿,难道那时候她就回了家?即使回家,也不该住那么多日子。又会出什么事吗?”越想越担心,唯恐到高老庄找不到高翠兰。看着李侍郎阴沉的脸儿,也不敢与他搭话,大家一路沉默,直奔高老庄而来。
很快到了高老庄,柳亦风带着人马直接来到高翠兰门前。只见两扇大门紧闭,众人下了马,柳亦风叫人敲门。喊了半天,方才开了门。出来的是位老妇人,一看来了这么多官人,有些吃惊,问道:“恁找谁?”
柳亦风道:“我姨娘在吗?”老妇人道:“你姨娘是谁?”柳亦风道:“我姨娘叫高翠兰。”老妇人道:“不是出家走了吗。怎么,犯什么事了吗?”柳亦风道:“没什么事,我们是亲戚,是来找她的。”老妇人道:“没事就好。来了这么些人马,吓了我一跳!”
柳亦风又问道:“你是谁?”老妇人道:“我是来给东家看门的。”柳亦风道:“那高福呢?”老妇人道:“送东家去了。”柳亦风道:“何时走的?”老妇人道:“半个多月了,也不知路程有多远,俺当家的到如今也没回来。”柳亦风道:“他走时讲要去哪里出家?”老妇人道:“不知道呢。”
柳亦风着急地问道:“她怎么会不讲到哪儿去呢?”老妇人道:“怎么没讲?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出家去了。”柳亦风追问道:“知道是出家,去哪里出家?”
老妇人有些不耐烦地道:“你这人真够啰嗦的,出家能到哪里?肯定是到庙里去了呀。”柳亦风道:“天下的寺庙多了,她去的是哪个庙?”老妇人道:“我问她去哪个庙干什么,俺又不去出家?”
李侍郎在一边听得明白,知道也问不出什么来,便不让柳亦风再问,只得调转马头回县衙去了。
李侍郎虽然一路没说话,但是柳亦风知道他心情不好。回到县衙,便安排了酒席。李侍郎哪有心思饮酒,对柳亦风道:“你这个姨娘真是个难供奉的主儿,这边费尽心思给她建庙,可要住庙的和尚跑了,你说这事如何处置?”柳亦风道:“李大人不要生气,下官自会派人去寻找。”李侍郎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你也听说过圣上的脾气,她崇尚佛教,大建寺庙,催着叫抓紧施工,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工程。如果你姨娘不见了,你叫本官如何交代?”
柳亦风看到李侍郎着急的样子,只得连连称“是、是,下官明白。” 李侍郎叹了口气道:“圣上还说等天恩寺建成后,要亲临庙中,见见这位活菩萨呢。就算她老人家不来,可朝廷其他大臣未必不来。再说了,天恩寺一动工,这工部、户部的官员都可能要来巡视的,到时候一打听,你那个姨娘根本就不在寺中,你说说,这不是在欺骗、耍弄朝廷吗?”
柳亦风瞪大了眼睛,知道李大人已陷入了和自己原来一样的境地,忙道:“下官明白,下官一定尽力去找姨娘!”李侍郎道:“不是尽力,而是一定要找到。”柳亦风只得点头答应:“遵命!”于是二人明确分工,李侍郎忙着筹建天恩寺,柳亦风则派出人马到各个寺院、道观去寻找高翠兰。正是:
奇人自有奇人道 来去无常任逍遥
随你门前架金桥 老娘只从一边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