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黄珊已经离职了快五年了。秘书说,离职的同事中,可能黄珊现在过得比较辛苦。她朋友圈经常发加班值班,即使别人在过节,她就在那里加班。她做的物业管理的行业是没有休息的。
林丽也听说了,黄珊现在收入并不高,每个月好像才4000元左右。她的工作是她的一个VIP客户介绍的。这是一家国企的物业管理公司,会提供食宿,自己交一点费用就可以了。他们夫妻俩由于工作的原因,都没有在一个地方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儿子上大学了,已经住校了。他们自己的房子是城中村的村屋,在沙井,距离他们上班的地方太远。他们以前是在蛇口租房子住。房东也是她曾经的保险客户。
但是她不做保险后,就退了出租的小区房,因为孩子也不在家住,老公也有单位宿舍,她一个人住就有些浪费。于是他们退了租的房子。她住进了物业公司的宿舍里。
每个月这样她还能存点钱下来。他们夫妻俩只有周末才会见面。他老公的单位的宿舍在龙华那边,和她在两个区。
林丽感觉这样的生活也是挺煎熬的。不知道她这几年怎么过来的。不过事情都已经这样了,大家也只能接受现实。
黄珊离职后也很少跟之前保险公司的同事联系了。她不想被别人笑话,或者不想知道别人的近况。如果自己讨厌的人过得比自己好,让自己知道了,只会让自己更难受。
在黄珊这件事发生之前,林丽一直都是有些逃避职场上的一些与人正面冲突的事情,过往她人缘还比较好,或者有上司帮争取权益,没有过自己去争取权益。她习惯了逃避,被动。直到这件事把当时身为主管的她推到了前面挡箭。她必须为自己的组员争取,不管结果怎样。
做老好人、逃避,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成长的必经课程吧。以前她不相信职场上没有朋友这个话。但是做了保险销售后,她可以更清楚地看清人性。
她很记得刚进保险公司的时候,有业务前辈给他们新人上课时候,说利益是人与人之间关系最稳定的状态。不论亲情、爱情、友情。当时林丽对那个老师的话还是半信半疑的。
那个老师举例子说,即使是父母,对于不同的子女态度也是会有区别的。如果过年回家,扣扣嗖嗖的,而有兄弟姐妹很慷慨给个一两万红包给父母。父母其实还是会心里有想法的。
同事之前更是利益关系,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大家表面都过得去,一团和气。当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会撕破脸皮。这就是不同的利益体,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换言之,如果黄珊站在蒋芳的立场,她也会质疑别人为什么只来打卡而不上早会,却可以获得考核的通融名额。这样想,林丽心里就没有那么重的负罪感。
林丽相信黄珊之后慢慢也会想明白的。黄珊即使当初保了那个季度,下个季度也是很艰难地过考核的。因为她一心不能两用。她那边每天上班的耗时比较长,分心比较多,没有太多精力顾及保险的业绩。
林丽他们还有几天就要放春节假期了。公司每年的国庆节都会把两三天的假期不让当时休,而是押后到春节假期。高兴每次听说后这样的骚操作,就会特别生气。他就会说,真的应该投诉你们公司到劳动局。
林丽说:“别这么偏激,如果投诉,万一不成功呢?到时候一追查下来,就可能会查到我这里。除非已经离职了,像丁羽以前说的,她这些年在公司因为不出勤被扣的差勤款还是挺多的,离职了一告一个准。因为差勤款是打入个人账户的,在部门经理名下的账户里。投诉劳动局关于放假的事情,公司可能会反驳说和销售人员签订的都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