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刹那间,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肯定是莲花楼出了问题!可他实在想不通,莲花楼一直以信誉和实力在江湖立足,为何突然背叛自己?但他明白,此刻绝不能把莲花楼的事说出来。要是自己不提,皇帝很可能会怀疑是太子收买刺客反咬一口,毕竟太子与自己积怨已久,明争暗斗不断。如此一来,自己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他张了张嘴,想要辩解,慌乱之中,好不容易挤出了声音:“父皇,这其中定有误会!这刺客是儿臣亲手抓获,交由大理寺的。若儿臣真的暗中指使刺客杀害张四英,又怎会自投罗网,把刺客送进大理寺?分明是有人收买刺客,故意陷害儿臣,想借此挑起朝堂纷争,父皇明鉴啊!”
阜阳王一边说着,一边连连磕头,额头磕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脸上满是焦急与委屈。
皇帝听着阜阳王的辩解,怒火中烧,再也按捺不住。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几步冲到跪倒在地的阜阳王面前,一脚将他踢倒在地,怒声骂道:“你这个逆子!还不承认,这刺客明明就是你找来的!先是妄图陷害太子,他可是你的兄长,你这是犯了欺君之罪,更是对兄长的大不敬!如今可好,自己找的人还被别人当枪使,把自己陷入这般境地,你简直愚不可及!朕平日里是如何教导你的,谨言慎行,凡事三思,你却全当耳旁风!”
皇帝的胸膛剧烈起伏,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
一通辱骂后,皇帝虽满心怒火,但想到阜阳王是自己的嫡子,心中又不免有些不忍。他向来对自己的兄弟们极其严苛,但对自己的嫡子们很是宽容,即便犯下过错,也总是心软。
皇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说道:“念在你是触犯,朕暂且不重罚你。现令你自禁于阜阳王府,自省过错,没有朕的圣谕,不得踏出王府半步!”
阜阳王被禁军押着往宫外走去,皇帝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此事若传出去,朝堂必将动荡不安。于是,皇帝立刻下了一道密旨,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大理寺。严令大理寺上下,绝不准将今夜的审讯结果透露出去半个字,违令者满门抄斩。
紧接着,皇帝又把御前侍卫总管商直召进御书房,神色凝重地说道:“商直,你即刻前往大理寺监牢,亲自送那个刺客上路,务必做得干净利落,不能留下任何痕迹。此事关系重大,朕只信得过你。” 商直领命后,立刻出了宫门,消失在了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