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道的优点显而易见,第一便是道路状况良好,相较那些林间的泥沼小路好很多。
除此之外官道上人比较多,官道起始点和终点是固定的,不会迷失方向。
最重要的是,官道还有朝廷的官驿点,若是遇到什么麻烦,可以去找他们相助,给银子就行。
由于官道很长,人马需要休息,故而在中间也会有一些做生意的酒馆什么的,让赶路之人吃饭休息。
有些类似于现代社会的高速服务区,李卓也不缺那么点银子,而且他的马车不走官道,走小路也不方便。
李卓的这两马车在官道上毫不起眼,毕竟有许多商队都是一排排的马车前行。
连着赶了两个多时辰的路,即便他们不累也得让马儿歇歇。
前方不远处,就有个简陋的茶馆,像这种基本都是附近的山民开的。
他们的东西很简单,基本都是茶水,自家酿的酒水,以及一些粗面饼,山果一类的东西。
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坐下来休息休息,来一点填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关键是便宜。
那些酒楼客栈,一般都是有钱人,或者是过往商队去光顾,这才是大众消费。+
李卓倒是没那么多讲究。
“阿福,去前面歇歇脚,喝口水休息下。”
闻言李福马上驾车过去,一名小厮打扮的半大孩子,立马小跑了过来。
主动帮李福牵马,态度无比客气。
他们常年在此官道上做生意,靠的就是一双眼睛,什么人有钱什么人没钱一下就能分辨出来。
尤其是看到满身贵气的李卓,还带着个俏丽丫鬟,就知遇到有钱的主儿了。
要是伺候好,说不定还有个赏钱什么的。
“小子,把本公子的车顾好,用最好的草料喂马。”
李卓对他一笑,随手赏了一两银子,对方马上兴奋的眉开眼笑,连连答应。
茶馆很简陋,只是两件草庐,外面也摆了几张桌子,上面用布棚遮了起来,有几桌人正在吃饼喝茶。
看到李卓他们走来,余光都在打量他们。
另外茶馆旁边,还坐着十来个身穿粗布衣服的汉子。
这些人在官道上也随处可见,大庆人称之为“力夫”。
有时一些商队路过,遇到大雨,或者车坏了什么的,货物无法运输,就会雇他们来帮忙,给些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