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大都是干完农活的附近山民,赚一点是一点,贴不贴补家用也是好的。
落座之后,立刻有个农妇过来给他们倒茶送饼,还有一些新鲜的山果。
李卓倒是不怎么饿,但吃着山果喝着温茶,看着周围美丽的山景,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五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闲杂人等速速退让,速速退让!”
主仆三人正边吃边聊,不远处突然想起一道喊声,声音由远及近只用了片刻,立刻将李卓目光吸引了过去。
官道上的行人商队,见此急忙让到一边。
一名背后插着三根赤旗,身穿官服之人骑着一头高头大马,飞速而来,如一阵风一般从他们面前冲了过去,又很快消失在视线当中。
“五百里加急?”
李卓缓缓放下茶杯,眉头微微一皱。
五百里加急并非是从五百里外过来的意思,在大庆这是一种有紧急公文或者军情,需要立刻送往上京的一种表现方式。
共有三种,分别是三百里加急,五百里加急和八百里加急,数字越大越重要。
但如今天下太平,别说五百里加急,即便是三百里加急也很少碰到。
“少爷,难道是边关出了问题?”
对方跑远之后,茶馆里的人纷纷开始议论,毕竟老百姓喜欢吃瓜,自古皆然。
但是在他们脸上,并没半分惊慌和害怕的情绪,八十多年的安稳,已经让百姓们快要忘记战争是什么了。
“我也不知,但应该不是。”
这是李卓自己分析而来,大庆的主要敌人,便是被太祖赶到北方草原的胡人。
如果是他们在边关闹事,公文应该是从北方传来,而刚才那送令兵,却是由南向北。
大庆南方多有茂密野林,环境十分恶劣,那里生活的人被大庆称之为蛮夷。
其中较为着名的便是星罗国,故而又称之为南蛮诸国。
在大庆人眼中,他们都是一群未开教化之徒,根本不足为惧。
即便这些年大量派人到庆朝学习,再给他们几个胆子,也是绝不敢主动对庆国发动战争的。
“此番又不知要死多少人啊……”
在大家讨论之时,坐在李卓邻桌的一个男人,猛的喝了口酒,脸色十分悲痛。
刚坐下的时候,李卓就已经发现他有些不同寻常,此人看相貌大概三十岁左右,穿着一身黑袍。